◎鐘佳樂
《鎖麟囊》 是翁偶虹先生于1937年應程派之祖程硯秋先生之約所創作。全劇共15場,主要講述富家之女薛湘靈許配給周庭訓,嫁至登州。大婚前,薛老夫人按當地習俗贈女鎖麟囊,囊內珠寶甚多。結婚當日,途中遇雨,至春秋亭一避,恰逢貧家之女趙守貞出嫁,途經于此。趙女有感世態炎涼啼哭不已,薛湘靈心生疑竇,遣人詢問緣由,遂匿名相贈鎖麟囊,雨止各自離去。六年后,登州大水,薛湘靈與家人失散,漂流至萊州,偶遇娘家老奴胡婆,遂至萊州大戶盧員外家粥篷。恰逢盧員外為其幼子天麟延聘保姆,薛湘靈應募。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湘靈在朱樓看到當日所贈的鎖麟囊,不覺痛感流涕。原來,盧夫人即是趙守貞,兩者相見,遂將湘靈敬為上賓。薛家團圓后,湘靈與盧夫人義結金蘭。
《鎖麟囊》的故事源出焦循《劇說·只麈譚》。翁偶虹先生改編原作并予以升華,故事因此而饒有意味。該劇于1940年5月在上海黃金戲院首演,反響熱烈。程派大家以獨特而深厚的唱功,令觀眾們大為驚嘆,很快便成為經典。
《鎖麟囊》為程派為數不多的喜劇之一,蘊含了很多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意義,它提倡人們要心懷善念,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就像薛湘靈不會嘲笑趙守貞的貧窮一樣,反而對其報以同情,援手相助。正是這種人性美好,才引發出善的慷慨,體現出樸實而博大的人文關懷。時至今日,仍影響了許多人。然而,作品內在迸發的精神,要演員在舞臺上的生動演繹才能流入觀眾的心里。
在“西皮二六”的表演中,開場時,隨著鼓點的慢慢推進,兩側儐相拉開花轎門簾,薛湘靈端正坐在中間,微微抬頭,面含嬌羞地看向觀眾,顯示薛湘靈大家閨秀的身份的同時又體現出其新婚的害羞。
第一句詞:“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
本句主要是鋪墊,講述春秋亭外大雨,薛湘靈坐在轎中聽到有人哭泣。遲小秋版是從“亭外”處慢慢有手部動作,同時慢慢轉移視線至一側,做觀雨狀。至“何處……”時慢慢轉移視線至另一側,做尋找狀。張火丁版則略有不同,在唱至“春秋亭外”時右手快速劃過,傳達花轎以外的世界,顯示出寬廣之感?!昂翁帯睍r雙袖前攤,顯示出疑惑,這里的身段雖與遲小秋版的不同,但各有各的長處。相比之下,李海燕在此處的身段則不過當下,她在“亭外”處慢慢抬起右手伴有輕微的擺動,動作直至“破寂寥”處,表達出唱詞中的“外界”,并且在此唱段中,全程看向觀眾。
第二句詞:“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
本句的主要突出“見”和“想”,一個是顯性的外在表現,一個隱形的內在想法,因此從身段上則更加需要表現這兩種層次。遲版偷看隔簾花轎時則抬右袖,做張望狀。至“想必是新婚渡鵲橋”時做嬌羞狀,將左袖收回至胸口,右手則伸蘭花指放至臉頰下方,這一系列的表現,即可做表層理解,又符合薛湘靈的身份,那種嬌羞的大家閨秀。張版“隔簾只見一花轎”與遲小秋版的身段相似。緊接著做嬌羞思慮狀,至“想必…”時,為了表現出猜想時的害羞,用袖遮住全臉,從觀眾視角看不到演員面部,表現出嬌羞,這是與遲版不同的。李海燕版是抬起右袖并且轉頭向右處看,表現出薛湘靈隔簾瞧瞧看趙守貞的花轎,唱至“想必”時將手放至下顎處,表達了薛湘靈的內心的嬌羞和猜想的意思,并且慢慢將雙手靠攏,傳達出“鵲橋”的意思,切合了唱詞。
第三句詞:“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什么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
承接上一句的嬌羞,這一句中除了字面上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先突出“為什么”的疑惑,后突出“明白了”,因此要有嬌羞到疑惑的轉變,也要有從疑惑到明白的前后邏輯。遲版主要將雙手攤向外側,同時面帶有困惑狀?!磅o珠化淚拋”時的動作與之前的“隔簾”相似,都屬于抬右袖,但此處仿佛薛湘靈在自己說悄悄話。至“此時卻又明白了”時再將手先收回至臉頰下,后轉移到胸前,顯示出心中明了,同時帶有一種害羞的意味??梢?,演員在不斷表現唱詞內容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薛湘靈作為一個大家閨秀,新婚娘子的本質。
本段唱詞包含了許多方面,有情感上的猜疑,生氣,嬌羞,也有行動上的命令,斥責等。多方面的融合流入到每一個動作,眼神,語言中,才能夠使得薛湘靈的人物形象在這一段中立體,故事邏輯流暢。倘若一味逐句解字,《鎖麟囊》也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是這樣的身段聯結累積構成了程派《鎖麟囊》的表演藝術,才給人們帶來獨到的美感。
“西皮流水”的唱詞根據情節可分為五段,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段詞:“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潮”。
這段唱詞應結合上段“西皮二六”中“此時卻又明白了”相關,講述薛湘靈心里尋找到的答案,需要演員通過身段向觀眾表達人物想法。遲在唱至“世上何嘗盡富豪”處展開雙手,寓意世間廣大,后慢慢收攏,面帶悲傷,體現內心的閔懷,緊接著右手指向趙守貞花轎所在,而當“必有隱情在心潮”時收回胸前,再度配合了唱詞。張版在“世上……”處的身段與遲小秋版相似,都是展開雙手,都為顯示唱詞中的“世上”廣大之意,而后,右手水袖向趙守貞花轎方向抬起,后將其收至胸前,隨著最后一個字“潮”的唱腔拉長,慢慢將右手向外推,全程配合唱詞,行云流水。李版將右手攤向外面,眼睛小幅左右看,表達對外訴說內心和猜想。
第二段詞:“耳聽得悲聲慘心中如搗,同遇人為什么這樣嚎啕?莫不是夫郎丑難諧女貌?莫不是強婚配鴉占鸞巢?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問那廂因何故痛哭無聊?”
這段詞從心理上的疑惑轉變到了“叫梅香”的現實活動,雖主要為薛湘靈的內心活動,但作為舞臺表演則不能斷開與觀眾的交流,讓觀眾切身感受到薛湘靈的猜想。遲版在前兩句中,沒有大幅度的動作,只將手放至胸前表示“心中如搗”,后微微指向趙守貞方向,而接下來幾句是薛湘靈的心中猜想,當猜想“夫郎丑難楷女貌”時,與“為什么鮫珠化淚拋”的動作一樣。而當“強婚配鴉占鸞巢”時,身段與“此時卻又明白了”相似,只是略帶嬌羞疑慮。而后叫梅香時,則看向梅香,手指向趙守貞處,生動而又形象。張版的薛湘靈先是朝趙守貞方向張望,后面朝觀眾演唱,采用了述說的方式,手在胸前滑動表示了薛湘靈內心的難過,朝觀眾攤開雙手又體現了唱詞中“為什么……”的疑惑,與遲版在“莫不是……”處的不同,張是身體微側將右水袖抬至面部處,眼睛看著水袖,如此處理配合唱詞達意,別具一種美感。唱至“強婚配…”的身段與張版相似。李版在唱至“心中如搗”處,將手放到胸前,與之前的“此時卻又明白了”一樣,表達了心中的感情。
第三段詞:“梅香說話好顛倒,蠢才只會亂解嘲。憐貧濟困是人道,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
這一段是不能脫離薛湘靈與梅香的對話來看,全貌是薛湘靈呼喚梅香去查看情況,但梅香卻認為大家應該各管各的事,不管別人的,這正是全劇批判的思想之一。遲版薛湘靈在聽聞梅香之言后,先是微微搖頭,似有否定,面帶微嗔。遲版將身段面部都朝向觀眾,為了表達“壁上瞧”,此處的動作雖和之前“莫不是強婚配鴉占鸞巢”一樣。張版開始時薛湘靈面含怒色嗔斥梅香,而后唱至“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時,抬起左邊水袖,后用右手指向水袖,表達唱詞。李版的薛湘靈,首先是對梅香行為的批評和否認,因此在這一段中李的表情是很微妙的,明顯帶有不高興的顏色。
第四段詞:“蠢材問話太潦草,難免懷疑在心梢。你不該人前逞驕傲,不該詞費又滔滔。休要噪,且站了,薛良與我再去問一遭?!?/p>
薛湘靈斥責梅香行為,懷疑其行為有誤,從而呼喚薛良重新去問明情況。遲版在這里主要是對梅香的批評,因此,遲版采用的拋袖,并且表情含有怒氣,與唱詞配合,反映了薛湘靈的心情,而當轉至薛良時,則看向薛良,指向趙守貞。張版在開始時,對梅香所在的方向拋袖,顯示出人物內心的憤怒,與遲版相似,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段中,張版薛湘靈大多是微側向梅香方向的,更能反映出劇中人的交流。
第五段詞:“聽薛良一語來相告,滿腹驕矜頓雪消。人情冷暖憑天造,何曾移動它半分毫。我正不足她正少,她為饑寒我為嬌。分我一只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饑渴勝瓊瑤?!?/p>
這段是薛湘靈在聽了薛良的報告后的感悟,是一大段的內心活動,表現出薛湘靈的善良大方。遲版在唱這段前,有一套和鼓點搭配的動作,體現薛湘靈在聽完薛良的匯報后內心的震驚,但又拿定了要幫助趙守貞。因為此段為西皮流水,板子較快,雖無較大的動作,但動作流轉自然圓順,十分具有美感。張版的薛湘靈動作較為舒緩,且面帶有喜悅的顏色,符合薛湘靈大家閨秀的身份,同時又反映了薛湘靈在知曉情況后,拿定主意幫助的喜悅。李版表情大多是開心的,傳達出薛湘靈在明白情況后的舒心。
“春秋亭”段是富家大小姐薛湘靈內心成長和蛻變的關鍵段,因此,這一段的表演既不能脫離她是大家閨秀的本質,也不能脫離她前后成長的變化,這就要求深刻地把握住人物內心,掌握好分寸,動作雜而快的話有失穩重,倘若單一緩慢,則顯得十分僵硬。身段要穩中求圓,柔中帶順。遲小秋與張火丁的表演,身段充分配合演唱,表演行云流水,讓觀眾體會到程派藝術之美,也符合程派身段表演柔中帶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