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舒冉/ 譚建斌 (吉首大學)
苗族也是一個擁有獨特民族文化和內涵的少數民族。苗族的獨特民俗文化和民間舞蹈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2019年9月,筆者深入到湘西鳳凰臘爾山和山江地區苗族文化傳統村落,對巴代儀式舞蹈進行了田野調查,通過走村串戶,與藝人和農民訪談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湘西苗族巴代儀式舞蹈的特點以及其所顯示出強大的文化功能。田野點的第一手資料,對苗族“巴代”儀式中的舞蹈進行分析,與當地的人們進行訪談,通過了巴代儀式中的舞蹈元素。
“巴代雄”作為苗族最具原始特色的宗教儀式活動,歷史最為悠久。巴代雄的產生與發展是伴隨著苗族文化的傳統而發展?!鞍痛邸痹诿缱逦幕斜环Q為苗教,它主要以靜態坐姿或者站姿為主,在信仰上巴代雄信仰的全部都是在苗族觀念中的祖神,代表苗族最原始的精神信仰,因此也稱之為文巴代。“巴代雄”在傳承的過程中深受苗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儀式的過程中必須穿青衣對襟裳,戴青絲裹頭巾特定的傳統服飾?!鞍痛邸钡闹饕獌x式活動有椎牛、椎豬、接龍、祭雷神、打家先、洗洞、洗屋、洗雷、劈樹、驅惡鬼、招亡魂、送母老豬、吃血盟誓等;在儀式活動中所使用的器具包括金鈴、竹柝、竹棍、卦、燒蠟器等,苗族人民認為這些器具能夠實現人與神靈實現最有效的溝通。毫無疑問,巴代雄在苗族文化發展過程中,始終保留著該民族最傳統,最古老的文化因子。
“巴代札”的形成是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在歷史進展的過程中,苗族長時間被漢族所統治。隨著苗族的不斷遷徙,各民族之間都有交流以及融合,歷史的封閉性隨著發展而逐漸減弱,原本封閉排外的苗寨也逐漸滲透了大量的漢民族文化,“巴代”文化也與其他文化產生了融合?!鞍痛敝饾u成為了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苗族文化里屬于客家文化?!鞍痛迸c“巴代雄”的靜止狀態形成對比,巴代札以動為主,以舞為主。舞蹈種類特別豐富,包括鼓舞、播谷舞、四步舞、九州舞、板凳舞、木杠舞、獅龍舞等。巴代的舞蹈獨具特色,舞蹈動作符號中體現出苗族人民對歷史的紀念,舞蹈動作是對生活場景的模擬、思想意識的交流、表達對神明先人的緬懷等。湘西苗族巴代舞蹈都具有獨特的舞蹈符號,這些符號是一種社會的表達,是一種情感的描述,是對苗族生活的意識、經驗的傳承。在椎牛祭祀進行的過程中,有一個舞蹈場景便是巴代帶領著人們圍繞柱子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有規律的徘徊前進,在前進的過程中,身體的中心是下沉的,腰部是彎曲的,動作來源于生活,表達的內容是苗族在歷史的遷徙過程中,在湘西深山老林中艱難前進的情景,是對苗族遷徙史的真實寫照。
苗族由于各種歷史原因,曾經有過多次的遷徙,從而形成了苗族支系的劃分。目前中國主要還留有三大支系,苗族如今大都聚集在貴州、湘西、云南一帶,分別是湘西、黔東南、川滇黔。現如今通過地域的居住不同,而簡單進行分支。各支系分離之后,居住環境、人文特征也開始產生細微的變化,加上經濟生產力、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的影響,分支的苗族在音樂文化舞蹈上都表現出差異性。
苗族在數千年歷史的長河中,締造了極具民族特色、形式豐富多樣的民族音樂文化。苗族的各種儀式活動都要通過主祭司“巴代”來主持完成,配以苗族的神辭、音樂和樂器。這種藝術表演形態的形成并不是憑空出現的,是苗族人們在日常的生活生產活動的基礎上與宗教信仰的有機結合所形成的,自成一門,自成一派。“巴代是湘西苗族對操持儀式活動祭司的一個稱謂。在苗族人民的心中認為“巴代”就是與神的溝通者,他們會將自己的祈愿與寄托通過各種儀式活動來進行表達,希望神、祖先能聽到。可想而知,“巴代”在苗族社會地位的一個高度?!鞍痛笔敲缑駛冃闹凶钪匾娜?,它凝聚著苗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影響著苗族年輕一代又一代的成長,同時它也是苗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者與守護者,為苗族氏族社會的長久安定提供夯實的基礎。
在苗族的各種民俗文化儀式中,“巴代”是非常重要部分,許許多多的重要儀式都需要通過主祭司,也就是“巴代”來主持完成。在儀式的過程中配合舞蹈、神辭、樂器等形成完整的儀式活動,這種活動時通過苗族多年的歷史發展而形成具有程式化的過程。湘西苗族信仰逐漸衍生出主教與客教,通過文化的結合,逐漸形成了以苗族原始文化和宗教信仰相結合的主教“巴代雄”,以及結合漢文化與宗教相結合而形成的“巴代札”,兩者在差異中始終保持共性,相輔相成。“巴代”儀式主要是圍繞祭祀活動展開,可以是表達對神明的尊敬,可以是對祖先的祭奠與懷念。
教化功能:苗族“巴代”儀式舞蹈文化是苗族長期歷史發展積淀的產物,巴代在進行儀式活動時,主要對苗族人民產生了教化功能。苗族是一個對神靈和傳說非常信奉的民族,對神靈產生了心靈的敬畏與信仰。巴代文化具有神秘性和權威性,通過巴代雄與巴代札的儀式活動在人民的心中注入道德以及約束,從而實現教化功能。盡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的不斷進步與普及,苗族人民現在越來越信奉科學的力量,而減少了對神的崇拜,但是巴代對苗族人民的社會約束力仍在存在,傳統的儀式仍然對苗族人民有著一定的約束行為,這種約束力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形成了一種特定社會的約定俗成。
撫慰功能:苗族“巴代”儀式舞蹈對苗族的聚落還具有撫慰功能。苗族人民在遭遇到一些不太如意的事情時候,如家人身體不好,糧食沒有豐收,可以通過巴代儀式活動向神明祈禱,祈禱風調雨順,祈禱家人平安,納福消災。通過巴代儀式活動按照程序有序進行,在舞蹈、音樂、樂器的過程中,“巴代”來完成人民與神靈的交流,人們通過儀式舞蹈向信奉的神明表達自己的心愿。“巴代”儀式能夠有效的緩解人們的擔憂和緊張,他們希望通過儀式活動來表達對祖先的尊重,讓祖先高興愉快,從而能夠幫助他們完成心愿。因此在巴代儀式的過程中,“娛人”與“娛神”同樣重要,而通過儀式最終達到的是“娛神”的目的,最終實現撫慰苗族人民的心靈。
聚眾功能:在湘西苗族民眾的信仰觀點中,“巴代”儀式信奉的神靈是非常靈驗的,巴代儀式舞蹈具有強烈的凝聚功能。苗族人民作為有信仰的民族,舞蹈在儀式活動中能整合苗族個體。根據記載,在部分村落舉行巴代儀式的過程中,通常會有成百上千的民眾參加,因此通過這樣的儀式活動能有有效的實現聚眾功能。在巴代的儀式活動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通過交流,加強團結。每當“巴代”在舉行祭祀活動時,全體人們會隨著巴代來進行活動,這是一種強大的集體力量。巴代儀式中,村民是活動的主題與基礎。苗族人民會在“巴代”的指揮下分工合作,互相配合,這對于苗族人民的凝聚與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凝聚本民族的團結力,讓活動成為本民族的集體價值,從而形成聚眾功能?!鞍痛眱x式已然成為苗族人民團結的重要精神紐帶與凝聚力的象征。同時,這種活動也有助于宣揚社會集體的價值觀念。
湘西巴代儀式活動博大精深,具有神秘有傳奇的色彩。巴代文化中的“巴代雄”“巴代札”互相影響共同發展。作為巴代儀式舞蹈,代表著苗族的藝術文化精髓,在古老樸素的宗教信仰中,不僅體現出了部落村民的宗教價值,同時,在當下社會中仍具有強大的現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