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人和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大量的閱讀,培養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提取信息、學習英語的能力,實現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并且學生通過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培養學生信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詞匯量,全面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不僅促進學生之間良好的交流溝通,更可以構建一個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使教師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并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英語閱讀能力,對于培養學生英語的終身學習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遇到了很多問題。首先,小學時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時期,學生的能力和心智發展都不完善,在主觀意識上并不能意識到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要性。目前英語課堂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手法單一,課堂枯燥古板,小學生的好奇心重,難以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收效甚微。在小學生的英語閱讀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單詞量較小,造成學生英語閱讀不連貫,容易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的信心和興趣。而且在一些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詞匯量較小采取跳躍式的讀法,對于不明白、不理解的單詞一跳而過,這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其次,小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課本教材或者是與之相聯系的一些教輔材料,閱讀知識過于死板不靈活,不僅無法豐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語言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束縛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放性思維。加之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無法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交流,無法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造成學生的英語閱讀具有盲目性。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有著差異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成績和能力的差異性。例如:有些學生背誦單詞快,有些學生理解文章快,有些學生發散思維好,這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也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照顧所有學生。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開展互補學習小組,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部分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暫時接替教師的角色,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講解英語閱讀知識。學生通過理解別人的閱讀思路,從更多角度的進行英語學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來自同學和教師的雙方面指導,促進學生內化。
英語課外閱讀的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材料千姿百態,豐富多彩,有效地成立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使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資源達到共享。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受家庭背景、愛好、特點、發展方向等的不同影響,學生獲得的英語材料中有著信息差,學生之間建立小組合作學習,使成員間的聽、說、讀、寫都可以達到知識的互補,對所掌握的信息材料及時溝通,更促進學生信息的多元化,有效提高教學功能。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會產生對組內成員負責的態度,促進學生從主觀意識上進行英語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任務,調動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來自成員的壓力,更加強學生在英語課外閱讀活動中的責任感,主動進行英語學習,可以從學生本身擴大學習效果。小組的成功并不是個人的成功,組員在小組任務的過程中必須相互扶持,確保組員都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促進了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是將競爭關系由組內競爭變成了組間競爭,并且將師生之間的交流關系由教師向學生的單向傳遞變成了生生與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實現英語閱讀學習的有效延伸。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不僅是作為學習的個體,同時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小組成員之間要給予幫助,在課堂學習之外幫助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有效地實現了英語課外閱讀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展開。在課堂之后的閱讀討論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先進帶動后進,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更好地實現當日事當日畢。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以小組后團隊為單位,學生在小組中負責明確的任務,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相互幫助,以達到彼此的同步發展。組內成員一般根據性別、性格、特長、成績等等進行分組,強調“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實現各個學習小組的均衡發展。一般英語課外閱讀小組最好為四到五人,同時要做到兼顧學生的性格和性別,搭配人數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太多和太少都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沒有作用。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將學貧生,中等生,優等生等都合理的分配。為小組選擇組長,可以在組長的督促下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幫助和共同提高,避免了成績優異者過于表現自身,對基礎差和性格內向的同學造成心理壓力。
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要注意使課外閱讀材料與課內閱讀材料相聯系,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以課外閱讀材料補充課內閱讀材料。同時要注意選擇的閱讀材料難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恰好略高于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并且篇幅不能過長,注意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現代性。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時候,要考慮材料內容的豐富多彩,使學生在接觸課外閱讀材料時抱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對于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例如:在廣州版英語四年級下學期第四課時時,“when do you have class?”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一個趣味動畫,學生根據動畫內容在課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理解,相互交流,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對話。學生針對自己一天的時間先有一個簡單的溝通,使學生在進行課內教學時有一定的基礎,并且在教師的教學問題中可以更輕松地回答,堅定學生的英語閱讀信心,同時在交流中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針對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中的時間,描述別人的一天,提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在小組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學生針對提取信息的完整性,做出有效的交流,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后小組任務中的問題進行提問,小組成員根據所收搜集到的知識,選擇代表進行回答,分享組內的學習成果,并以英語的形式寫出報告。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組內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配合,每位小組成員都需要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學會傾聽其他成員的想法,并且形成有效的整合。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質疑,信息經過整理后再輸出,可以有效的提高小組成員間的團結協作能力。
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進度和成果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組內互評,學生先自我反省學習中的問題,再根據組內其他成員對自己學習任務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有效的避免了部分學生偷懶的行為。教師根據小組成果和學生之間的互評,再進行最終評價,明確學生的發展目標,肯定學生的優點,對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挖掘學生的探究心理,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調動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熱情,使學生享受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閱讀學習的喜悅,促進學生發展。
小組學習在英語課外閱讀學習中,對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機制,以小組的壓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肯定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和共同進步,為學生的社會工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