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芬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三中學,青海海西817000
初中數學的教學原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教師無法做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在傳統課堂,教師的一味講解顯然已經脫離時代的步伐,而新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中意識到合作帶來的好處,也能通過學生的改變更加認證合作學習模式的改革,教學內容的豐富也將引起學生聽課質量提高,合作之中不僅提升了合作精神,還加強了競爭意識,由此可見,合作教學是初中數學教育的必經之路。
傳統課堂中,顯然教師的講解占據了大部分,因此教師沒有多余途徑去清楚學生的接受程度。其實課講完并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學生可以真正弄懂課堂中學了什么,所以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育方式應當被摒棄,應該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完成課堂內容[1]。在合作過過程中,不僅增加了課堂的師生交流,教師也可以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觀察學生在教學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在一定基礎上改變課堂氛圍,充分地互動起來。
如今時代的學生缺少合作能力,更寧愿通過個人研究得出最終的結果,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小組讓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學習,一起研究[2]。在這之中,還可以提升學生們的熟悉感和依賴度,讓問題合理有序地得到解答,鍛煉學生的團結能力,提升班級凝聚力。
不同學生有不同擅長的部分,而平鋪直敘的講解無法讓學生全部聽懂,初中學生也正處于敏感階段,容易因為某個知識點不會而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可以讓組內的學生相互幫助互相講解,也解決了大部分學生不愛私下找教師問問題的困擾,因此學生也會重新提起學習興趣,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必須清楚地知道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組課時學習中,就要知道哪個同學準確率高,哪個同學做題快,哪個同學對細節的把握更好,在進行分組的時候,組里的成員不僅要保持多樣性,也要保持水平的不同,如此實踐下去,才能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中查缺補漏,取長補短,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
合作可以讓學生成長,同樣,競爭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合作關系,也要通過設定任務和目標,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體會競爭的刺激感,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承受和適應能力,還可以給予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快感,因此需要教師的適度引導[3]。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學習中,通過速度競爭讓學生練習更準確妥善地完成解答,互相交換答題紙進行評判,鍛煉學生的穩定發揮和糾錯能力,在互動中共同發展。
教材中的課后作業也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需要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狀況總結出問題,不僅要能引發學生思考,也要提升學生的思維空間[4]。例如方案設計題,倉庫內甲種貨物有180 噸,乙種貨物有150 噸,現有A、B 兩種共四十輛貨車,要把全部貨物運往外地,其中A 種火車的運費一次5000 元,B種貨車的運費一次8000 萬元,兩種不同類型貨車對貨物裝載量不同,給出已知條件后需要總結方案,哪種花費更少。類似于上訴習題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列出相應的等式和方程,在下一堂課中每組派人上臺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學生能更加理解所學知識。
初中數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時段,因此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也應該得到提升,合作的學習模式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緊跟合作方式的必要性,將其融入在初中課堂教學,不止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鍛煉其集體精神、還對學生的求知欲進行關照,也能使上述積極的學習態度融入今后的學習生涯中。因此,合作的學習模式值得繼續推崇下去,繼續發展,為初中學生的數學課堂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