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根
(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獅城中學,廣東 佛山 528225)
柯達伊(1882-1967)是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和音樂教育家,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音樂教學法之一。本文嘗試將柯達伊音樂教學的核心理念與我國音樂教學實際相結合,探索如何在柯達伊教學法的指導下通過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來更好地進行音樂教學,從而讓中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感受心靈的愉悅,培養和提高中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升中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用好的方法在學校教音樂和唱歌,對孩子而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折磨,將渴望得到更好的音樂的熱忱注入他們的心靈,這個熱忱將延續他們的一生?!边@是柯達伊的音樂教學核心理念之一。筆者認為,這一理念的核心關鍵詞是方法、愉悅、渴望、熱忱。即:學校的音樂教學必須有好的方法與形式;音樂和音樂課首先應該給學生帶來的是心靈的愉悅與歡樂;音樂課堂教學必須將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渴望與熱忱作為首要目標。
在多年的中學音樂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可以從調動情緒、激發興趣、留下期待、小組合作與評價四個方面入手,讓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能夠促動心靈去感受愉悅。所謂調動情緒,即教師可通過激趣導入、節奏律動、歡聲歌唱、播放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街舞表演等靈活調節學生課堂狀態的方法,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盡可能開心快樂、情緒飽滿、精神亢奮。需要注意的是,要調動學生的情緒,老師的情緒首先應該是全情投入并富有感染力的。至于如何激發興趣,并不是簡單地讓課堂變得有趣,而是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學有所成、學有所得——成就感才是興趣的源動力。因此,老師應該避免讓學生認為音樂課僅僅只是好玩、輕松聽歌的課堂,從而導致學生出現懶散、隨意的現象發生。老師應該圍繞課堂教學的“一課一得”理念,讓學生認識到音樂課堂也是能實實在在學到知識、提高能力的課堂。另外,由于中學的音樂課一般一周只安排一節課,因此,音樂課會較容易成為被學生忽視的一節課,而如何讓學生十分期待每周一節的音樂課則依賴于老師的教學魅力及科學的課堂內容安排。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一般通過內容預告(提前告知學生下一節課的相關學習內容)、課后作業(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布置課后學習任務)、探究活動(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起點能力的高低組織學生開展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的課后探究)、課堂小組呈現探究活動成果(以小組為單位,對所布置的探究任務進行講解呈現)和小組合作成果展評(教師點評與獎勵)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對每周一節的音樂課的持續期待。另外,在長期的音樂課堂實踐中,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激發學生團隊提高學習能力、學習效率、管理能力、辨析能力以及協作關系等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對于學習起點能力較低的學生、內向型學生、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同樣能夠起到協同合作、共同進步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富有“熱點”的競爭內容對于課堂良好氣氛的形成以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課堂評價制度的設定與運用是對班級小組成員合作探究活動的肯定,是維系良好音樂課堂氣氛的關鍵紐帶,課堂的評價機制更是延續課堂魅力的關鍵。音樂老師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需求來激發班級學生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并結合教學目標、評價制度、獎懲制度實現全員參與的歡樂氣氛,從而通過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愉悅和歡樂。
巧妙的運用與開發相應的激勵措施與評價機制,對形成和延續豐富多樣的課堂形式是一項非常有趣和富有意義的工作,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項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音樂課堂評價獎勵制度中,筆者設立如杰出成就獎、杰出精英獎、杰出貢獻獎等獎項,對一星期、一個月、一學期以來能夠完成音樂課堂相關探究任務、課堂小組成員各方面表現較好的團隊進行獎勵。通過建立獎項和加扣分制度,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待音樂課堂學習的良好態度逐漸形成,學生逐漸體會到在音樂課堂中不僅有快樂因素的存在,還有知識、友誼、凝聚力和創造力、創新等因素的存在,這種潛意識的存在不斷推動著豐富多彩的快樂課堂模式的形成。
柯達伊認為:“人聲是最好的教學工具,因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也就是說,音樂教學雖然不僅僅只是歌唱教學,但是歌唱無疑是音樂教學最核心的內容。因此,作為音樂教師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在音樂課堂上指導學生學會發聲?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更好的指導學生掌握呼吸支撐的技巧?如何激發學生熱愛歌唱?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尤其應該避免以歌唱為主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形式的僵化、單一。其實,歌唱的課堂不一定僅僅只有歌聲!
在歌唱教學中,柯達伊特別提倡“無伴奏歌唱”,他認為“人聲是最好的樂器”。中學音樂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音準、節奏把握不到位以及不良的發聲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在無伴奏的情況下把歌曲唱好,這也是阻礙歌唱教學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無伴奏歌唱在讓學生盡興地即情歌唱方面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筆者一直堅持將“想唱就唱”作為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形式之一,并通過科爾文音樂手勢的引入和節奏律動相結合等形式,逐步幫助學生戰勝在歌唱的過程中對“如何發聲、音準、音高距離的認知、音樂作品的節奏、情感”等具體音樂知識的畏難情緒。此外,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模式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鼓勵中渲染了快樂的課堂氣氛,提升了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歌唱自信、表演自信和小組的協助能力??逻_伊還特別推崇合唱、輪唱等歌唱形式,因此,在中學歌唱教學中不妨結合教學目標與內容靈活多變地選用合唱、輪唱、小組唱等歌唱形式,讓學生覺得歌唱并不是單調、枯燥、僵化的。筆者認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歌唱教學只有歌聲的話,學生難免出現“審美疲勞”,這時不妨在課堂上融入感受與欣賞環節:引導學生用心聆聽優美的歌聲,教會學生如何欣賞音樂,引導學生融入歌曲、歌聲的情感之中。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分享與交流,鼓勵學生圍繞“為什么這樣的歌聲是優美動聽的、我們應如何將歌曲唱得更好、如何才能以歌聲的形式表達出的作品的情感”等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與看法。也就是說,中學的歌唱教學不僅僅只是教會學生將歌曲作品唱得好聽,還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好聽的作品,如何欣賞好聽的歌,如何才能感受歌曲作品中的美。
柯達伊認為:“小孩子從他們的經驗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參與是學習音樂最好的途徑”。的確,不僅是音樂教學,任何學科教學缺少了學生的課堂參與都是無效、無用、無益的教學。那么,如何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全程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并參與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筆者認為,在立足音樂教學本身的學科特點的基礎上,不妨讓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更有趣,通過有趣的形式讓學生更愛音樂。
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課堂之中,首先需要音樂教師認識到“音樂是每一個小孩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某些音樂天才的特權”,而這也是柯達伊的核心音樂教學理念之一。由于音樂本身的“專業性”,部分中學生難免覺得自己“沒有音樂細胞”“與音樂絕緣”,所以難免有一些在不同程度上排斥音樂、遠離音樂甚至厭惡音樂的學生存在。對于這一類學生群體,老師一定要堅持“鼓勵與賞識”的基本教學理念,盡可能地發現每一個孩子在音樂的某一方面的天賦與閃光點。因此,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有趣的游戲活動當中我們會發現,那些歌唱基礎一般的學生也許在某一項樂器上有過人之處;那些音樂基本素養較弱的學生也許有著非凡的音樂感受力,能夠很容易與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那些對樂曲、旋律并不擅長的學生,也許對音樂史上諸多大師的故事非常熟悉。簡而言之,鼓勵與賞識是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音樂課堂的基本前提。此外,有趣的游戲與活動也是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每一位擔任教學的老師都要自行設計一套長期的教學目標和單元教學活動方案。在長期的教學目標里,老師可以設計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長期的教學目標里,包括歌曲、欣賞內容、游戲、新的歌曲和游戲、節奏教學、練習活動、音樂素養及專業知識教學等。由此可見,游戲與活動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設計形式多樣、好玩有趣的游戲與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游戲與活動中參與音樂課、熱愛音樂課,進而熱愛音樂本身。
作為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有眾多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地方,筆者僅就其對自己的中學音樂教學實踐最有啟發的某一方面進行了粗略的總結與歸納。在之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深入研究柯達伊的音樂教學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音樂教學工作者能夠從柯達伊的音樂教學理念中汲取營養,從而讓音樂教育更好地為“完整的人所需要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