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禮平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貴州 畢節 551700)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他們的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管理。新課改認為塑造核心素養是現階段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和重要追求。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以人為本,提升核心素養,促進人全面健康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進行長遠規劃和長期堅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學校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內容較多,明晰學校辦學目標和原則是管理好學校的基礎。一個缺少共有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學校,一定無法適應社會發展,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而具有共同的目標,就會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學校辦學質量就有了保障。辦學目標,顧名思義就是創辦學校所要達成的質量水平標準。學校辦學目標的設定要以教書育人,傳播先進文化知識,培養綜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依據。
辦學目標為學校管理指明了方向。辦學目標的制定不是隨意設置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關鍵是要遵循需求性原則。社會需求、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些因素都是設置辦學目標的基礎。只有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學校規模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有了解、掌控了周邊區域對教育的需求水平,才能制定出契合性更強的辦學目標。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制度是管理的心臟,只有當人們能夠遵循一定制度,他們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也才能更好地展現自我價值。”良好的制度能夠助力學校管理,推動學校健康發展。小學學校管理制度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如工作制度、安全保衛制度、學習制度、財務制度、家訪制度、考勤制度、后勤制度等。這些規章制度往往是經過反復商討才制定出來的,具有科學性、嚴密性。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制度不能滿足管理需要。適時對制度進行革新已成為學校管理的當務之急。
以前學校的教學環境相對較差,教室都是磚瓦房,現在學校都是教學樓。以前學校規章制度指出:到校后,不要在室外逗留,快速到教室內學習。為了適應學校環境的變化,確保學生的安全,學校對規章制度進行了升級:到校后,不在樓梯上、教室內追逐打鬧,不能在別的班級門口、窗口逗留,各自回到自己的教室學習。這樣的變化顯得更加具體,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制度在執行時顯得更加有針對性。
規章制度的制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制度執行的情況如何,這也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在執行制度時,要以人為本,但并不是說人可以將自己的思想凌駕于制度之上。每個人都要遵守學校相關制度,沒有人可以除外。學校管理要體現其強硬的一面,不能什么事都“講人情、講面子”。在制度面前必須人人平等,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校管理氛圍,學校管理也才能有序進行。
要想確保學校整體工作有序開展,需要制度的約束,更需要教師的配合。教師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關鍵。如何提升教師教學積極性是學校管理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中流砥柱,他們發揮的作用不可估量。學校要著重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從而為學校管理注入嶄新活力,優化隊伍結構。首先,學校要從制度這個角度著手,凝聚教師的力量,保證教師的合法權益和辦學的主導地位。有了制度的保障,學校管理事業才會蓬勃發展。
“拜師結對”活動,發揮了老教師的積極作用,激發了青年教師的學習探索活力,同時也提升了教學質量。除了采取這種措施,學校還廣泛推進學習交流活動。學校內部進行相互學習,每一周都會安排教師進行教研交流,所有任課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心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質的飛躍。校外的交流學習會議也是教師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渠道,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吸收先進教學經驗。內外結合的方式,迅速推動了教師的成長,教學個性得到凸顯。
管理方法是學校管理的手段和途徑。學校管理方法需要在政治思想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學校不同的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實踐證明,管理方法制定得合理恰當,學校管理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管理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小學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尊心更強,更渴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注。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出發點,制定管理方法。對教師進行管理,也要注重方法,要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管理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讓他們個個都以主人翁的姿態從事工作。其次,要有創新意識,學校要想走在教育行列的一線,必須要有特色。這樣才能吸引全社會的關注。
小學生自律能力較差,為了規范他們的言行,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堅持校務公開,每個月學校的收支必須公示出來,讓全體教師進行監督;每個年級組建年級委員會、校級委員會,年級委員會成員由各班的班干部擔任,校級委員會則由每個年級優秀的學生干部擔任。每天學校管理就由校級學生委員會和年級學生委員會成員參與。這樣一來,教師的管理任務就減輕了。這樣的管理方法踐行了以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能夠對學校管理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在進行學校管理時,必須發揮教師、學生這兩大主體的積極作用,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
學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首先必須有明確的辦學目標和學校管理原則,這將為管理的順利發展奠定基礎。該系統是學校管理的保證,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必須動員教師的參與,使制度更加科學合理。教師是學校規章制度的實施者,學校的正常運轉主要取決于教師,要加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專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同時,我們必須發揮師生的智慧,優化學校管理方法和技能,讓學生自我管理。學校管理有效性的出現要求多種教學力量特別是學校領導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學校才能有序運轉,學校管理才能更加高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