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倚楠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第一中學,貴州 畢節 553300)
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強調培養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教師的教學也是相輔相成的。教師的言行將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對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必要的探討。
通過自主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并想放棄。此時,教師應發揮激勵者的作用,鼓勵學生不放棄在刻苦學習中尋找樂趣。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懲罰的形式解決數學問題,通過獎勵機制使學生積極主動,積極支持和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運用他們剛剛學到的思想和方法。畢竟,泰戈爾說過“學習必須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有趣的學習方式使學習不再困難,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其他的快樂。我們也可以群策群力,激發主動性,使學習不僅僅是一場與他人和自己的競賽。數學作為一門形式科學,在各個領域都散發著它的光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感知數學的魅力,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樂趣,也是解決問題的努力。如果是團體合作,就可以體現團結的魅力。合作的結果也是數學的魅力所在。
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引導作用。因此,師生之間必須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可以使學生產生尊師重教的心理,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育,進而對學生性格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傾聽他們的聲音,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才有利于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感到輕松,教師感到快樂,從而形成愉快的教與學氛圍,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探究能力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這也是保證學生完善數學知識體系、提高數學能力的關鍵。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留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這就要求教師調整課堂教學安排。在保證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課堂探究環節。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探究的過程,形成對整個過程的整體評價。這樣,學生將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課后的自主學習中,他們可以通過探究自主學習數學。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置一定難度的習題,讓學生自主作答。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供學生選擇。在初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證練習的難度,既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以免學生失去探索的欲望。當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問題解決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解釋他們的整體解決思路。這樣,教師就能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正確的判斷。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探究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得到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將逐步建立。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一直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大多采用“教師說,學生聽”的被動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能力水平和學生自身的才能,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此,要積極開展自主教學活動,大多數教學工作也要積極探索,努力優化和改進教學方法。以習題教學為例,我們可以開始改變傳統的“先學后講”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學和討論,不僅可以實現知識點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實現相互交流、共同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相互溝通的實踐能力,真正響應人才素質教育的培養需求。對于學生自學討論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然后以復習課為例,注意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連續性,引導學生正確復習和總結,認真梳理課堂筆記,培養學生的知識系統化能力。通過繪制樹形圖對知識點進行分類,找出并總結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同時,還要注重課程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跳出傳統的應試教育評價模式,定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開展學生自主教學評價方面,要以學生為出發點,把以人為本作為學生發展的評價標準,積極實踐和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評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還要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家長評議,科學評價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也要注意多元能力的評價,而不是智力的評價,從終結性評價到發展性評價,從而使學生體驗活動的探索融入到整個評價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果。不斷完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更準確地掌握自己的學習水平,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思考的過程。學生需要全心全意地參與其中。傳統的“灌輸式”教育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想象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數學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