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念 指導老師:羅圣杰
(湖南省新化縣第一中學672班,湖南 新化 417600)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是地理易懂易學、記憶好用。
如果平時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只要多聯系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地理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經常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產生對地理的興趣,從而喜歡地理。學習地理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松地學好地理。地理學習興趣還可以來自學科本身。地理學科被公認為是文科中的理科,同學們普遍反映比較難學。但如果下定決心認真學地理,學好了它,自然就有一種成就感,也會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就進入了地理學習的良性循環中。
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僅僅有興趣是不夠的。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良好的習慣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可以高效運用課內時間,將課本知識的學習放在課內完成。考前制定好復習計劃,使我的復習更有針對性和規律性,避免了拿到一本書翻來翻去,不知從何處下手。對錯題的總結,幫助我認識自己知識系統中的薄弱環節,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這些習慣都是長期以來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它不僅對于學習地理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習其他科目也是有很大好處的。“預習—聽課—復習—做題總結”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階段,各個階段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預習可以讓自己對課本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哪些知識不清楚可以作一下記號,這樣上課時就可以有所側重。復習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和再記憶,做題總結的過程是對已掌握知識的強化,同時也可以對知識的盲點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命脈,這一點毋庸置疑。首先應從硬件配置入手,購買幾本合適的地圖冊,例如,哈爾濱第三中學編寫的大圖冊,地圖清晰,便于直接看圖聯想;北斗系列的《中學地理圖文詳解》,地圖旁邊帶有比較詳細的解釋,便于預習和補充知識;小圖冊供節約時間,適時記憶之用。在平時的閑暇時間里,可以隨時拿地圖冊翻一翻,不必刻意去記某個地方,只需在課后、課間的時候,都去翻一翻地圖,如看新聞時提到某個國家,就會翻一翻這個國家在什么地方,這樣對這些國家的輪廓都有一點印象。可在自己常住的地方掛一幅中國地圖和一幅世界地圖,平時有意識地去看看,長期訓練可以使腦海里形成完整的地理空間概念。再面對這方面的題目時,就可迅速想起這個地方,找到切入點。地圖題目在考試中不僅出現頻率高,并且形式多樣。有的地圖側重考察分析能力,根據圖上的信息尋找答案;有的地圖是一個背景,圍繞該區域可以組成一系列問題;有的地圖故布疑陣,設置重重陷阱迷惑考生;有的地圖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讓人絞盡腦汁尋找真實面目。要想做好這些形式多樣的地圖題,只有多看地圖,每天保證幾十分鐘的看圖時間,邊看邊想邊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以一圖而溫習全書。
在高中地理考試中注重答題技巧。看到題目時把題中關鍵詞語勾畫下來,認真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搞清楚是考哪一個知識點。然后在大腦里形成一個答題思路,最后再快速寫下答案。這樣就不會在答題卡上做改動,也不會出錯。并且還可在試題附近打草稿,檢查時也能看到當時的思路。如地球運動中復雜的光照圖,可把題中信息轉變成熟悉的夏至、冬至日的光照圖,找出極晝極夜以及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這樣解題比看原圖更加容易。考后把老師講的標準答案進行對照,把自己沒有想到的答案總結出來,考前重點記憶。在后來的考試中促其成績一次比一次提高。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刊雜志、媒體網絡、旅游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于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信息。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外的時事熱點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總之,學習地理和學習其它科目一樣,沒有捷徑。我們要花費時間以及氣力,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怎么樣,我們都需要刻苦努力,因為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報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