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秋旭
(新疆阿拉爾第一師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各教育階段的不斷滲透,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得以凸顯。高效課堂的發展理念也在各階段的學校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所以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應該通過自身的教學專業技能,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打造一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本文就對如何提高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做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突破按照書本知識內容順序向學生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避免向學生灌輸固定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且枯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可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排斥心理。所以,為了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語文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教師應該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等教學設備來進行課堂教學手段的創新,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比如在講解《泊船瓜洲》這一課時的內容時,為了能讓學生對詩句有自身獨特的品味,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感悟,同時積累語言知識。教師就應該避免采用單調的教學方法開展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對詩句中所要體現的思鄉之情有所體現。據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提前預習,并鼓勵學生從網上搜集自己喜歡的有關思鄉的古詩詞。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找到的有關思鄉的詩句朗讀出來進行分享,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這樣的寄明月思鄉情詩句,并且讓學生對這些詩句的意義進行講解,用自己的語言來開展課堂學習活動。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有詩意的背景音樂,讓學生伴隨著背景音樂來對《泊船瓜洲》這首詩進行朗讀,讓學生能感受到真切的思鄉之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解讀,并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將教材內容中的重點挖掘出來,并對教學重點進行確定,之后選擇與學生實際和教材相符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全面的理解。當然,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對教材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將教材吃透,并且對教材內容的編寫意圖有所了解,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以教材為依托,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和提高。另外,教師還應該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的體現,并且對學生在知識需求和接受能力方面進行充分的考慮。
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是關鍵。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征等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好奇心是比較強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教師在講解《六個小矮人》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六個小矮人是怎樣生活的呢?同學們想知道他們生活得幸福嗎?”這樣一來,學生的求知欲就能得到有效的激發,然后他們就會帶著這些問題對相關的內容進行閱讀學習。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探究能力,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讓學生能在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使自身的求知愿望得到全面的激發,并且能積極主動地去進行知識的探索。所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注意力能得到集中,學生心理上也會產生強烈的喜悅感,進而使自身探究問題的興趣得到激發。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采用形式化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也不盲目地去做精彩賞析。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通過外在活動來完成內部吸收的過程,在學習中的外化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動口,還需要學生動腦和動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將自身所學到的知識通過大腦的加工,將其說出來、寫出來并且做出來,在客觀物質的世界中體現出自身的主觀見解。比如,在進行《小池》這首詩的學習時,楊萬里重點描寫了泉眼、小河、樹蔭以及蜻蜓等小池中的景物,在描寫這些景物的時候,其語言往往是清新活潑的,為人們呈現出一幅溫馨、美妙且在靜謐中透露出生機的小池圖。針對這樣一類畫面感極強的詩歌,教師就應該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營造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音配畫的教學方法,將詩詞中所描寫的內容以及畫面完全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對詩詞內涵有全面的領悟。
新一代的小學生接觸互聯網和電子產品比較早,這一代的學生早熟,對于社會和世界的了解認知比較早,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但是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能夠在正確的觀念下發揮自己的特長,正確地開展語文學習,舉例來說《凡卡》這一篇課文教學完成之后,教師的作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進行續寫,凡卡在寄出給爺爺的信后發生了什么?進行仿寫的時候,教師先不要給出范圍以免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要讓學生充分尊重自己內心的意見,進行仿寫。這時,學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門,有的學生認為爺爺接回凡卡,凡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認為凡卡的信爺爺沒有收到,凡卡還在悲慘中度過,還有的學生認為凡卡的信被房主發現,凡卡的日子更難過了,這些答案代表了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新,這樣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基礎課程,在對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發展,在教學中盡量不使用侮辱性的詞匯,防止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