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
(烏恰縣實驗中學,新疆 烏恰 845450)
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品質(zhì)等均屬于初中英語閱讀課程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初中英語閱讀課程重點考察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教師應充分意識到閱讀學科的重要性,并采用合理的培養(yǎng)措施。
一方面,通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為此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寫作水準,并利用英語思維模式學習英語知識,保證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理論知識應用至實際生活,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水平的基礎上,改變其思維方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與理解能力,教師應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形成良好互動,在結(jié)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選擇閱讀教材。但期間應結(ji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掌握合理的難易度。當文章過難時,學生課上很難理解,很容易挫傷英語的學習積極性。教材中的課文應具備一定的可讀性與科學性,教師應鍛煉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增強思維理解力。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較低,此時教師應注重引導,使學生掌握自我思考、推斷以及利用等多種方法,透徹解讀教材文本[1]。同時,教學期間,師生還應進行良性溝通,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比如在學習“I am more out going than my sister”時,教師可以要去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便于理解。
分層教學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教師應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學習層次,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閱讀基礎均各不相同,此時教師應深入分析學生的閱讀水平,保證互動交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閱讀語感。語言思維屬于學生不斷思考加工信息的過程,學生具備個體獨立性,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大膽利用英語表達,形成固定的英語表達思維模式。教學期間,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情況將課程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針對英語基礎良好,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其進行提高學習水平的閱讀,不但需要掌握文章內(nèi)容,還應強化語言運用。二是針對層次中等的學生,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情況重點提高其對文本基礎快速理解的能力,保證語感的有效應用。三是針對成績較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基礎閱讀訓練,保證多次練習,從而提高閱讀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問題劃分為多個層次,增加更多的創(chuàng)新內(nèi)容,保證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課時,教師可以如下問題:(1)Did you have a party?(2)What presents did your parents buy?(3)Do you like party?Why?通過這些層次遞進的問題,縮短學生與教材的距離,保證知識的可接受性,提高自身英語閱讀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層次感,使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這種層次式的閱讀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思考的現(xiàn)狀,保證學生主動學習。
英語文本閱讀的關鍵在于抓住有效信息,此時教師應為學生發(fā)掘更多有內(nèi)涵的閱讀材料,使學生通過文章內(nèi)涵深入了解英語文化,在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基礎上,體會語言的情感。通過合理的師生互動,學生可以快速領悟作者意圖,并順利表達出自身的經(jīng)歷與想法。為了保證學生形成思辨模式,教師還應多進行鼓勵評價,在擴展文本主題思想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聯(lián)想能力,通過跨文化的學習開發(fā)學生智力,拓寬視野,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時,文中包含雞肉三明治的做法等知識,隱含了大量的英語國家文化,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英語文化的熏陶,幫助學生樹立完善的文化價值理念[2]。
課后評價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水平,通過課后評價教師可以有效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并以此確定錯誤的概念與學習重難點,針對性進行改進,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在課后教學評價中,教師不但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應了解其認知情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應保證教學評價的人性化與科學化,使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不能太過強硬,應注重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并積極聽取教師意見。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利用課后活動使學生強化交流與溝通,保障每個學生的參與度與討論度,提高素養(yǎng)水準。在課后活動過程中,師生應同時討論多個題目,不能只局限于一個題目,期間教師進行適當提醒,保證學生快速進入活動狀態(tài),通過問答、書寫以及表演等方式在交流中進行隱性評價,提高核心素養(yǎng)[3]。
初中英語閱讀課程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形成能力以及語言能力,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準。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初中英語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