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第六小學,江西 新余 338000)
正文:相對于其他文化科目來說,小學音樂和更加偏向于情感化與藝術化,不僅對小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有積極作用,同時對藝術水平以及鑒賞能力的培養有促進作用。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可實現對自身視野的開闊,不僅對審美能力的培養有幫助,同時可促使學生實現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現階段小學音樂在學校中呈現出不被重視的狀態,這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阻礙。部分學校存在只重視學生文化水平的現象,藝術課堂也被占用進行文化知識講解,學生藝術水平的培養在這一過程 中被忽略,學生的情感以及鑒賞能力也不能通過藝術課程實現有效的培養。部分音樂教師對音樂課程也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自身并不具備一個良好的教學態度。教師可以說是學生的榜樣,在榜樣作用的影響下學生的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忽視音樂課程的重要性,在實際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也導致其變成一種課間活動。
從教師角度來說,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依舊采取傳統的授課方式,這已經不能實現時代發展與需求的有效滿足,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也有一定的抑制。音樂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利用硬性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灌輸,這對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極大的打擊,同時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有不利作用。
小學階段對音樂的學習可以說是學生接觸音樂的一個時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實現對音樂基礎的奠定,同時也在這一過程 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最終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進行培養的目標。教師教學方式的適當與否會直接體現在學生身上,為了避免由于教師的批評而使學生的興趣遭受打擊,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對應的對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從而有更好的藝術能力發展。教師在對學生的欣賞能力進行提升時,可以不僅僅局限于一種方式,我們將具體方式做成總結列于以下幾點中。
想要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出色,必須要使學生自身對樂曲欣賞產生興趣,必要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中發現作品的情感,理解音樂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實現情感共鳴。
而因音樂的情境是一種不具體又確實存在的東西,這就更加的考驗教師的引導能力,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如身臨其境般的進入音樂的世界中去,從而體驗它的美妙。目前流行音樂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喜好,播放流行音樂給學生,既符合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起到教學的作用,讓學生能夠進入樂曲的情境。
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設備已在各種學校教室中廣泛出現,它可以播放視頻音頻等影像,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能更加直白。例如,在教師講解《義勇軍進行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歌曲的背景歷史。以及相關音頻影像,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內容。也能讓學生在音樂中理解過去生活的不易,從而理解國歌一字一句的真正含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通過多媒體直觀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不同感覺上的刺激,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教師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性格特點,將學生隨機分到幾個小組,然后教師可以給所有小組布置同一個任務。在小組合作中又可以和其它小組進行競爭。例如,教師播放一首歌曲,由學生一起交流聽過歌曲的感受,然后請每個小組合作學唱這首歌曲。由于有的學生音樂天賦不是特別強有的學生音樂天分強一些,教師可以把有天分和有所欠缺的學生分配為一個小組,同同學之間在協作完成任務,學習演唱歌曲時,身為教師要親自參與其中,發現并且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還能增加教師和學生之前的情感,使學生在協作學習中又可以得到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今后其他科目的學習很有幫助。
結語:總而言之,要想提高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需要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小學音樂不同于其他文化類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音樂欣賞能力更多的是感覺,學生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學習到小學音樂的知識,包括歌曲的歌唱、歌曲的背景等等,都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正確有效,在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