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滋
(貴州省沿河縣第四中學,貴州 銅仁 565300)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大多處在一個教師講解,學生們在講臺下被動聽講的模式,學生們對于學習缺乏積極性。初中生們正處在自身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知識只能作為儲備而不能供學生們靈活應用,不能做到理解與消化,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們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F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開始尋求解決方法,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逐漸成了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當學生們擁有了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獨自獲取并掌握知識,那么他的學習效率便能夠獲得極大的提升,相對于灌輸式教學,自主學習能夠達到更優秀的學習效果,學生們所花費的精力也要更少。
學習環境是學生們是否能夠快速沉浸于學習中的一大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氛圍的創建,力求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明快的氛圍中學會學習,逐漸愛上學習。為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問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隨后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一點點解開問題,在獲得成功的滿足感的同時也能逐漸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們自學能力的形成。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在整個課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師隊伍的提升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多參加一些教學研討會,觀摩他人的課堂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讓自己的課堂能夠跟緊時代的腳步。與此同時,教師們對于教學需要保有極高的熱情以及對于優良教學成果的追求,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學生面前的精神面貌始終飽滿,也更能夠激勵學生們,讓學生們受教師的影響而更加努力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通常都是教師講解,學生只需要在下面聽講便可,而這正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大忌。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自學能力的提高,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用更為新式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段,為學生設計教學活動并參與到其中去,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鼓勵學生們大膽地提出自己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予以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逐漸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新課標中,對于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學生創新能力與自學能力的培養。數學這樣一門學科,單單靠著教師的講解灌輸與題海戰術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學生們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之間通過良好的互動來充分發揮自己作為一個指導者的作用,在教學中為學生創建出自主學習的平臺,提高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們引進新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方式來對于學生們進行多方面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題作為開端,以小組等形式組織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們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明白集體的智慧所擁有的巨大能量,從而學會合作學習,培養出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在遇到難題時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一個人鉆牛角尖。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活用PPT、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給課堂添加一抹亮色的同時也讓學生們能夠燃起學習興趣,更快速地走進課堂,進入學習狀態,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課程標準對于初中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門理論性與邏輯性都極強的學科,若是單單依靠教師的講解來進行學習,最終的效果不會太理想。因此,近年來,由于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越發凸顯,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逐漸加強了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能夠在課余時間內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充分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擁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學習在他們眼中也就不再是負累。且在數學這樣一門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所要培養學生的不僅僅是相關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獲得綜合能力的成長,自學能力便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是一個人的自我學習意識的最直觀體現,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于現如今的社會來說,發展快速便意味著它的變化相當快速且頻繁,若是不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很快便會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拋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學習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上文便結合實際,對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出了一定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