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廟塘學校,貴州 遵義 564100)
引言: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要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注重素質教育工作的落實與優化。同時要強調學生邏輯思維以及創造力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去自主的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對于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而言,顯然是一次值得期待的嘗試。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結合教學實踐,積極的展開教育改革與創新。
自2001年教育改革開展以來,我國小學科學課程的教育升級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仍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很多教師仍舊習慣性的將教學的目標設定在理論知識的教授,學生作為學習的重要參與者,其自身卻并且有體驗到知識生成的過程。如何突破當前以知識內容為取向,真正有效的實現跨學科、探究性和科學性的教學,這也是未來小學科學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向。
對于小學生而言,科學課程本身的抽象與復雜會讓其望而卻步。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通過情景化的教學設計,將教學的主要目標設定在了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與自主性之上,同時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銜接,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之上。所以情境化的教學方式也是開展STEM教育理念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STEM教育理念引導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需也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將教學的主導權還給學生,教師所承擔的僅僅是一個引導的角色。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解題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科學這門學科的價值與實用性。
眾所周知,小學科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教材的內容去組織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溫度和溫度計》《液體的熱脹冷縮》這兩個內容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展開整合式的教學。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溫度計進行了解,而后引導學生利用溫度計去測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溫度。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溫度計知識點進行很好的掌握,也有助于學生利用溫度計去理解和學習熱脹冷縮等相關科學知識。
一如上文所示,STEM教育理念實際上是多種學科的融合。在科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將這些知識進行展現,信息技術的應用顯然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樣也是提高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點的融合過程都是較為復雜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不能將這些知識點很好的展示在他們面前,勢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板書教學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當下的教學需求。而利用信息技術將那些復雜、抽象的科學知識進行演示,無疑會為學生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這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效果。例如在學習“食物的消化”的相關內容時,如果利用傳統的圖片和板書形式向學生展示,不僅十分的繁瑣,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無法保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模擬的方法,將食物從入口到轉化為各種物質的過程進行形象的再現。這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理解和學習,也能夠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學習的環節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自主的上網搜索相關延伸的科學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傮w而言,信息技術在未來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也無法滿足新時期的需求。作為教師要具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評價,以此來有效的完善科學評價體系。在此前提下,學習成績不能決定學生的最終評價結果,更多的還是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的養成。通過系統的測測試,來做出更為完整客觀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體系建立也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學生自身科學素養的培養也是大有裨益。
結語:小學科學教學作為義務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其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STEM教育思想作為一種新式的教學理念,其在某種程度上與科學課程的要求與目標高度契合。本文以此為基礎,圍繞STEM教育思想的應用,就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的優化展開簡要的探析。希望能夠通過相關研究的開展,促使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升級以及STEM教育思想的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