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1)
引言:近年來,基于信息技術的廣泛傳播,以微信、微博、QQ為主的網絡社交軟件逐漸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足夠便利,尤其是網絡教學手段的引入,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改善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于教學氛圍層面所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并促進教學效率的全面改善。對此,針對實際大學英語教學情況分析網絡技術應用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符合大學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值得我們給予足夠重視。
在以往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多數學生仍以通過四六級考試為主要英語學習目標,這就使得其學習過程極具功利性,并不能真正有效提升其英語運用能力。同時,受制于教師落后教學思想,課堂教學仍以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形式來開展,不僅忽略了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語言素養和溝通意識的有效提升。
在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依托多元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開展渠道。但是,從目前來看,由于包括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在內的教學手段仍處于探索應用階段,使得很多教師在創新課堂形式時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形式主義現象,進而不僅容易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也違背了以人為本的課堂教育原則。
基于網絡技術在網絡資源層面的巨大優勢,教師可在結合課堂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有效拓寬教學容量,并通過為學生創設網絡知識情境來激發學生課堂興趣,進而一方面可為學生營造積極、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另一方面也能使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應用下所存在的學生參與熱情不高問題得到真正解決,有助于改善課堂教學效率并促進師生關系的有效搭建。
基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由于教學時間相對有限,教師無法預留給學生大量時間來供學生復習,因此很多學生并不能就所學知識有較深理解。對此,依托于網絡教學手段,教師可結合網絡資源合理設計復習課件,進而一方面可為學生課余時間復習提供充足材料,另一方面也能為學生提供反復練習的有效工具,并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素養的顯著增強。
基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在于無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此,在應用網絡教學手段后,教師可充分引導學生就英語情境進行參與,幫助學生在逐步感悟英語語言魅力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英語學習的靈活性,最終使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學習習慣,并以此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逐步形成。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換言之,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教給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往往更為重要。對此,教師需圍繞基礎知識內容,充分挖掘網絡信息中的教學元素,進而在拓寬教學容量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豐富、真實的英語情境,并以此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例如,在教學《Water Problem》一課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播放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實際圖片,鼓勵學生以保護環境為主題來開展課堂辯論,進而一方面可有效營造積極的英語互動氛圍,另一方面也能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
在網絡技術應用至大學英語教學中后,包括微課在內的教學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和認可,而基于微課教學所強調的整體性和統一性,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合理歸納所學知識點,并以此促進學生知識感悟的進一步加深。對此,教師可針對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巧妙設計以微課形式向學生展示,進而在學生觀看圖文并茂的微課視頻時,引導學生形成系統的英語思維。此外,在課堂復習環節,教師可以問題式微課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其中,教師可適當添加一定的發散問題,進而在保障學生復習效果的同時有效啟發學生的探究思維意識。
對于網絡教學法來說,其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因此所可能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會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大不相同。對此,教師可基于多渠道網絡資源引入,不斷為學生播放與英語文化有關的網絡視頻,進而在教學學生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辯證文化意識,并以此促進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看法的進一步轉變。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基于英語教學所注重的聽說訓練,教師可適當為學生播放一定的英文網絡新聞,借此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使其真正學會說英語,另一方面也能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本土英語的表達方法,并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綜上,本文基于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詳細闡述了網絡技術應用視角下大學英語教改的具體路徑,只有進一步創新教育思想,并通過多元網絡渠道有效拓寬教學容量,才能全面培養學生英語素養,才能促進大學英語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和健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