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在教育工作的安排上,教育者不僅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問題,更應該將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重視起來。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開展心理教育具體是指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優化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所以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重點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注重心理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清楚地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己則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從而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焦慮不安的心理。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設良好學習環境的重要前提,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應該重視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學生進行相處,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了解學生真正的心理活動。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式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初中數學知識由很多的數字符號組成,僅僅向學生講述這些數字符號是枯燥乏味的,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時教師就需要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去相應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足夠的興趣參與其中。
比如說在講到“平面直角坐標系”這節內容時,如果只單純地按照課本講述,這樣不僅不夠生動,還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就可從現實生活中找例子,就比如我們上課所在的班級,從一個墻角出發,兩個垂直墻面所在直線為x軸,y軸,教師先說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用坐標系表示的話是(0,0),然后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坐標。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自信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基礎,通過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的不自信往往是數學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鼓勵,努力去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自卑心理,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明顯的提高。首先,教師應該學會多角度地去看待學生,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善于去發現他在其他方面的優點,并進行適當的語言鼓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自信心。其次,教師應該注意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一般來說,班級中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在課堂上表現得很不積極,教師應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關心和鼓勵,讓他們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拾學習的自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論學生取得的成績如何都應該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學好數學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安排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成績較好的同學和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增強。
比如說班級里的小明的數學成績是最差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他往往低著頭,不進行課堂互動,一次課下時間,教師偶然看見他在學校的小道上畫畫,畫得很是漂亮。于是教師坐下對他說:你的畫很漂亮呢!老師在班里需要一個藝術委員,我覺得你可以勝任。在這之后,小明在班級里明顯活躍起來,對自己更加自信,他的數學成績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心理方面發展健康的人往往愿意去接納其他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里,他們能夠認可他人的價值。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的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很少有和他人合作交流學習的機會,這導致他們形成了自我的封閉意識,很難去接納他人的意見。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他們學會去接納他人的意見,學會與他人進行交往。比如說在學習實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師給出一些有理數,讓每個小組把這些有理數寫成小數的形式,并讓每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小組中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當代教育者越來越看重學生心理方面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內容。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創新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信心,使得學生能夠全面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