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黑龍江省雞西市第一中學,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進入初中階段后,學生面臨著更加繁重的課業壓力,而健康的體魄則是正常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作為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階段,初中階段體育鍛煉的有效性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實際的調研結果來看,初中體育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缺乏基本的體育鍛煉技巧,肥胖率持續上升。整體來看,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些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為美好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強健的體魄是基礎。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成為擺在廣大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將更多的游戲元素引入到體育課堂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分享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實踐應用,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標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的各項活動中來,讓他們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學科具有明顯的優勢,其課業壓力相對較小,而且課程多在戶外展開,學生有充分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因而,體育學科比較受學生歡迎。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并發揮這一優勢,將游戲元素與教學內容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例如,跑步是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很多學生對其并不感興趣,課堂活躍度不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從當前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特點出發,引入了一些小游戲。諸如,多人綁腿跑:將學生分成若干組,相鄰同學兩兩用綁腿繩把腿綁在一起,看哪組配合最默契,最先到達終點;捕魚網:在操場上畫出一定范圍作“池塘”,由3-5名學生做“捕魚人”,其他學生做“魚”,直至將“池塘”內所有“魚”捕完。這些趣味小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體育鍛煉亦是如此,作為一門運動科學,那些體育技巧并不是通過簡單的口述就可以使學生掌握,而是要反復地練習,不斷地體會動作要領,才能夠真正的內化于心,外顯于行。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種機械式的活動行為極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久而久之,甚至會使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抗拒和抵觸心理。于是,一些學生就練習的時候偷懶,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鍛煉效果,那些不規范的動作甚至會導致學生受傷,這些都與我們的體育教學初衷背道而馳。
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在每次體育教學時,我都會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體育小游戲。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有一個持球手勢和投籃手勢的教學,這部分教學內容很基礎,同時也有些枯燥,學生拿著籃球總躍躍欲試,想拍拍打打,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倘若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手勢,那么將會直接影響后面內容的學習效果。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我設計了一個趣味小游戲:學生圍成一圈,并指定其中一位同學作為起點,隨機說出“投籃”或“持球”的指令,那些反應慢或者動作不標準的同學就留下來,直至每位同學都能夠達到教學目標。通過這種趣味活動,能夠幫助,教學效果自然更加顯著。
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運動技巧,增強學生體魄,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體育課堂應當是快樂、愉悅,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和諧課堂的關鍵就在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了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我會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游戲活動中去,與學生一起完成運動項目。例如,在足球的踢射活動目標小游戲中,我與學生一起完成踢射活動,并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一些踢球經歷和經驗方法,糾正學生的踢球動作。通過這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我與學生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我不僅是傳授給他們體育運動知識的老師,同時也是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大朋友”。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體育學習欲望更加強烈,課堂教學也更加高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作為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階段,廣大體育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游戲是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僅列舉了其部分應用。實質上,游戲元素還有著更為豐富廣闊的應用場景,希望廣大初中體育老師能夠在教學中進一步實踐和探究,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