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霞 肖光娟
(山東省日照廣播電視臺,山東 日照 276800)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個人應用終端的普及,人們對于信息的態度已經由過去的“被動接收信息”變成了“主動傳播信息”“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已經成為現實。在這個大環境下,傳統媒體的競爭力開始變得越來越低,原本的主導地位受到了挑戰。因此,傳統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在新時代下應該創新自己的采訪途徑,找出現存的問題,分析現狀,并積極研究工作轉型策略。
在媒體融合時代,受到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以及生活節奏的影響,群眾接收信息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人都能通過手機和電腦隨時隨地去觀看自己想看的新聞,信息的接收已經不再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以及途徑的多樣性也為傳統廣播電視記者的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采訪模式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群眾對信息的需求。新媒體較傳統媒體來說,信息傳播速度更快,接收信息的途徑更多樣化,并且隨著軟件技術的進步,新媒體的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能夠和觀眾進行互動,具備良好的交互性。雖然新媒體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媒體工作者帶來了沖擊,但是也為其帶來了改變的機遇。傳統媒體本身具有非常多的優勢,比如資源廣,公信力強,信息更具真實性等等;若是能夠與新媒體的優勢進行融合。傳統媒體則會獲得非常好的發展。這要求傳統媒體記者積極學習新媒體所具備的優點,改變自身的工作模式,不斷加強自己的工作技能,對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進行全面提升。
在現如今萬物皆媒的環境下,部分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記者依然沒有完全轉變自身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態度。在采訪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創意,只是按照舊有的指定采訪渠道以及采訪對象進行采訪,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不夠積極主動地去挖掘新聞事件,無法與受眾產生共鳴。同時,大多數傳統媒體記者在面對新興事物時,往往不會去接觸和體驗,也不會嘗試改變自己的舊有觀念,對新媒體的發展形勢和其優勢選擇視而不見或者抱有有色眼鏡,缺乏開放的意識和長遠的戰略眼光。這大大限制了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傳統媒體的進步。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人不愿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停下了前進的腳步,逐漸與時代脫軌。
傳統媒體記者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自身的傳統觀念,要能夠對自己固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維進行轉變,緊跟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主動去學習和探索,思考新舊媒體融合的有效方式。積極學習并掌握新媒體的優勢,并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整合。記者作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主力軍之一,其對傳統媒體的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通過參與單位的學習交流會的方式,通過交流和學習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為傳統媒體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和受眾聯系的方式往往只有面對面采訪以及熱線電話。但是在現如今,隨著各種網絡社交平臺以及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受眾們紛紛轉移陣地,他們在新媒體平臺觀看信息的同時可以暢快地進行討論。因此,傳統媒體記者要審視自身與受眾互動性較弱的這一缺點,在之后的新聞采編和制作的過程中,要嘗試打造開放性的交流平臺,借用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可以在抖音、微博開設大V賬號發布信息,也可以建設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等等;通過這些平臺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收集用戶們的意見,或者一些其他的資料,并針對大家的意見及時進行調整和改變,提高與受眾的交互性,增加受眾的參與感和存在感,同時還能夠增加對新聞信息收集的渠道。
每天都有很多的事件發生,面對眼花繚亂的新聞信息,記者要有一定的甄別能力,要及時挖掘最有效最有價值的信息。同時要做到針對不同的新聞事件內容應用多樣化的采訪方式,可以適當應用一些當代最新流行的網絡用語,或者添加一些趣味配圖,以此吸引受眾的眼光。要學會充分利用新媒體軟件進行采訪,比如通過微信采訪來獲取當事人提供的信息,或者通過視頻進行連線采訪,以此有效加強新聞采訪的便捷性。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得新聞的第一手信息。
傳統媒體記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在新時代要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要做到積極接納新事物,并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拓寬自己的眼界。不光要掌握相應的采訪技術,也要對自身的稿件編輯能力、視頻編輯能力和圖片編輯等能力進行全面地學習和提升,蛻變成為復合型人才,從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創造更廣闊的晉升空間。
總而言之,傳統新聞記者若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其自身抱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去嘗試和接受新媒體的優勢,從而對自身的工作模式做到良好的改變和創新,將其和傳統媒體進行良好的融合。只有抱有與時俱進的態度,緊跟新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記者才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夠獲得更多更新穎以及更加及時的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