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珊
(河南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有資料顯示,2017年企業存在人才缺口約85%,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市場需求量較大,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重視度也比較高。當前我國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就業率還不是太高,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學習實訓環境。因此,高校應積極將勝任素質模型與實際跨境電子商務教學相融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搭建實訓教育平臺,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發展。在崗位勝任理念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更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目前我國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高校應重視教學問題的深刻分析,為教學的改革發展提供支持。
雖然高校逐漸重視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人才培養,但是我國大部分學校還沒有將跨境電子商務做為獨立的專業進行教學,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當前高校在跨境電子商務教學過程中,缺少科學合理的系統性培養方案,人才培養工作存在滯后性,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不夠完善,使得在教學結構和內容上都缺乏創新,教學模式比較傳統,限制了大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隨著科學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效結合,高校逐漸在跨境電子商務相關課程教學中運用了PPT、視頻資料等,為學生展示課程內容。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教學方式還比較傳統、單一,缺乏創新技術的有效運用,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改善。跨境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講授,也忽視了科技的有效運用,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目前高效率的學習平臺還沒有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些先進的教學管理技術還停留在概念階段,在硬件方面還沒有達到教學需求,限制了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高校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教師對于實踐訓練環節的重視度不足,使得學生通常無法更深入地掌握實踐技能,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目前部分高校跨境電子商務的實訓機會也比較少,學生無法針對課時內容及時地進行實踐訓練,使得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不能有效結合。跨境電子商務教學模式比較守舊,沒有與企業的勝任素質需求相結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創新性,與企業發展需求相差較遠。目前校企合作工作也缺乏有效落實,學生很難有真正的機會接觸到企業的真實環境,實訓基地還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限制了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能力的快速提升。
勝任素質模型對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有積極促進作用,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培養人才的崗位勝任能力,與社會企業需求相結合,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要圍繞勝任素質模型的內涵理念,能夠創新課程體系,根據大學生的不同階段,確立相應的課程教學結構和內容。高校跨境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設置也應與學生成長需求相統一,將教學重點放在大二和大三階段,針對大一年級的學生主要開設基礎專業課和公共素養課。在勝任素質模型的教育指導下,高校跨境電子商務教師應在學生大二時,對課程進行有效規劃,抓好核心的一些課程,如網頁制作、互聯網思維、網絡營銷等,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分類培養。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視野,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選擇的課程方向接受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比如選擇美工方向的學習,高校就應該重視引導學生美工操作實踐能力訓練,能夠面向企業現實需求,為學生提供課程教學和培養。教育工作者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實訓的空間,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讓學生可以在校企合作的項目中得到訓練,有助于學生自身專業水平的逐漸提高。面對大三階段的學生,高校要在勝任素質模型基礎上確立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有目的性地選擇實習崗位,通過實習工作的訓練,加強學生的崗位職能。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要分階段進行,大三時期的學生即將面臨就業問題,教師就應該根據崗位勝任素質需求讓學生逐步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將勝任素質模型教育理念融合在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專業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各方面的知識素養,能夠滿足社會企業發展的需求。
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要結合崗位勝任素質要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為學生搭建綜合實訓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專業的實際訓練,逐步提升自身的實踐水平。高校要構建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平臺,支撐學生實際訓練的需求,能夠讓學生及時將所學的理論內容運用于實際訓練中,也能在實訓中了解社會企業的實際要求。學校內部為學生建立實訓基地,校外也要做好校企合作工作,能夠讓學生接觸到社會崗位,更清楚的認識自身的不足,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在實際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會有一些較為優異的高素質學生,針對這些優秀的學生,學校要鼓勵其積極創業。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師要針對具有創業想法的學生著重引導,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創業問題,并將成功孵化的創業項目留在學校。這些新的創業項目又能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帶來新動力,也能作為校企合作的新項目,在校內形成良性的循環模式,有助于全面培養人才的崗位勝任素質。
在勝任素質模型教育背景下,高校要加強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提升學生的工作責任意識,為將來更好地勝任工作崗位做好鋪墊。學校應明確當今社會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引導,可將“課程思政”融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需要人才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素質,進而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穩步向前,因此高校在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還應該融合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引導,有助于學生未來良好的發展。
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基于勝任素質模型強化對學生職業發展方面的指導教育,尤其是針對大三階段的學生,應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合適的實習崗位。學校要為學生進行專業的就業指導,針對企業發展情況及學生個人發展優勢,讓學生清楚地明白自身選擇的崗位方向。高校也要加強與企業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要建立良好的企業與學校的共同育人橋梁,形成良好的育人機制,為學生上崗實習提供更多的機會。高校應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在崗實習過程中,為學生安排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針對學生職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困境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能夠更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在這樣的教育引導下,學生也會逐漸對自己的發展產生約束力,讓學生能夠在自己選擇的崗位上有所成長,不斷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崗位上,達到學校的教育目的。
在社會發展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也要符合社會的需求,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高校應將勝任素質模式運用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結合社會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勝任素質教學模式下,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勇于創業追求夢想,也逐漸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