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美琴 2喬凱
(1山西省孝義市府東街小學,山西 孝義 032300; 2山西省孝義市第七中學,山西 孝義 032300)
筆者是一位從事十八年的音樂老師,多年來只專心音樂教學,從不問及其它科目的事情。這次其中考試,我偶然打開六年級的語文試卷卻看到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閱讀題。這份閱讀題將今年最流行的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詞呈現在考生面前。其中有一道題是:我會唱《我和我的祖國》,我會將空缺的詞語填上去。看了這道題,我不由得感慨,這真是語文科目音樂科目不分家呀!
由此,我又想起了藝術體操。在賽場上,不管男子還是女子都要隨著一種音樂進行各種舞姿,我們既要承認這是一種藝術,又必須得承認他們是運動員,是從事體育運動的。看來音樂科目和體育科目也是一家人呀!
還有書法課和美術課,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兩個學科之間存在著非常模糊的概念。人們常常贊美有些書法家的字“形容流水”就像畫下的一樣。這不是明擺著要將這兩科歸為一家嗎?
我想到了最近教育界又興起的聽到的一個新名詞:學科融合。通過在網上不斷地學習和閱讀有關書籍,我慢慢地對學科融合有了一定的認識。
學科融合是指承認學科差異的基礎上不斷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的活動。從科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所有學科經歷了一個從分離到融合的過程,這期間學術界經歷了多少斗爭不得而知,但是學科融合在當今這年代正逐漸被教育界廣泛接受,被人們充分認可。
學科融合真的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大家都看過《甄嬛傳》,這部小說情節引人入勝,在嬪妃們爾虞我詐的手段中,不少涉及產婦的中藥成了她們后宮爭寵的“秘密武器”,如聞麝香致不孕、吃夾竹桃會流產、熏艾葉能保胎等這些中藥知識在這部小說中占了一席之地,從而使劇情不斷反轉,高潮不斷迭起。我們不由想,這個作者是不是學醫的呀?其實她是學漢語言文學的,但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她不得不惡補很多中藥知識。因此成就了這位著名的網絡小說家。不得不說,這是學科融合的一個著名典范。還有韓國著名電視連續劇《大長今》,這部劇也涉及很多醫學知識,一個作家如果只懂得語言他也未必能成為一個作家。我想,這很可能就是學科融合的意義所在吧。
作為一名老師如何做到學科融合呢?
第一、我建議應該跨學科聽課。音樂老師應該走進體育課湯,感受體育帶來的的動感和節奏。感受音樂帶給體育的魅力。就像武術,快慢動靜,剛柔起優,含展收放,吞吐折音,對比越鮮明,節奏感越強。音樂老師還可以走進語文課堂,傾聽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閱讀語言文字的美妙。語文老師不妨走進數學課堂,找一找數學和語文學科之間的聯系。如好多非連續性文本,它就是和數學緊密聯系的一個內容。如藥品說明書的問題,如統計圖的問題,如水費電費的問題,這些都和數學密切相關。語文老師還可以走進道德與品社課堂,了解品社老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的教育,從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高度統一。
第二、教學中滲透學科融合。我常常在音樂課堂上和學生分享每一首歌詞背后的故事,賞析每一句歌詞的用詞之妙,這無形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語文老師也可以把美好的文字讓學生配上好聽的音樂唱出來,這樣學生不僅不覺得枯燥而且還覺得新奇有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語文的興趣。中央臺去年出了一檔節目叫《我是經典傳唱人》就是將經典古詩詞配上好聽的音樂唱出來,反響非常好。語文老師不妨可以試一試,
第三、一個班級的老師要經常進行學科間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如這個孩子喜歡音樂不喜歡語文,我們可以鼓勵她將文字轉化成歌詞,如果一個學生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我們可以讓他和語文愛好者作同桌,如果一個孩子喜歡美術不喜歡科學,那我們可以讓他畫出科學實驗的步驟,這將會大大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慢慢杜絕偏科現象。
但是我們也不要走進學科融合的誤區。因為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跨學科教育。學科融合雖然涉及不同學科元素的參與,但卻不是幾個學科的大雜燴,而是在堅持主導學科個性和特質的前提下,有統整、有主次,有多門學科的融合。比如最近有個語文老師試講《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時候,她引導學生交流舊中國中華不振的事例,學生在課堂上足足交流了十多分鐘,評課老師說她把語文課上成了歷史課,這就是典型的喧賓奪主。這樣偏離了教學的初衷和主題,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意義。學科融合是相關學科知識的自然介入和參與,不要牽強附會,如果我們能真正領會其精神,我們就能將學科融合落實到位,讓學生做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