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蕊 (北京教育學院)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筆者不僅肩負著對小學教師實施音樂教育的責任,還需要幫助這些小學教師逐步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素養和藝術審美教育能力。因此,筆者將會詳細分析小學音樂欣賞課堂的教學現狀,并借助多元化的教育引導幫助小學教師逐步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素養、促使這些小學教師們都可以經過學習和進修實現音樂藝術教學水平的提升和音樂欣賞教育能力的強化。同時,為了達成良好的教育實踐效果,筆者還需要詳細了解和分析小學教師的音樂基礎,并針對性實施教育引導,以期幫助每一位小學教師都在藝術學習中具備一名合格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為小學生呈現出一堂堂精彩紛呈的音樂藝術欣賞課程。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會借助文獻研究和調查成果對小學教師們展示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堂的教學現狀,并幫助小學教師正視小學音樂欣賞課存在的問題、找到音樂欣賞課堂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堂的教育實施過程中,主要面臨著以下教育問題:首先,班級中的大多數小學生因為缺少專業的音樂藝術教育,故而在教師引領其欣賞音樂作品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愿主動參與到音樂藝術的欣賞、品味和表達過程中;其次,很多教師多借助多媒體教育資源為學生們展示音樂藝術作品,這種抽象化的藝術展示形式往往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借助音樂藝術作品中的精髓對學生實施重點展示;再次,目前的小學音樂欣賞課往往會與音樂能力訓練相結合、教師的教育重點依然在音樂藝術的教學和訓練上,故而對于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缺乏力度;最后,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組織和教育環節較少,教師通常會以欣賞音樂作品、講述音樂作品等環節實施教學。對于學生而言,這種簡單的教學環節安排往往缺乏有效的自主欣賞和品味教育環節,故而學生無法在被動的音樂品鑒中獲得成長。
分析了小學音樂欣賞課存在的問題之后,筆者還向各位參與音樂學習的教師們針對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發展方向進行了講述和分析,以期幫助各位想要成為音樂藝術傳遞者的教師們建立明確的教育方向和目標。首先,小學音樂欣賞課需要向著鋼琴伴奏為主、多媒體播放為輔的教育方向發展。對于小學生而言,鋼琴伴奏能夠帶給其震撼的藝術感受、促使學生專注于音樂藝術欣賞。因此,鋼琴伴奏在小學音樂欣賞課堂上需要大量、高效使用;其次,小學音樂欣賞課將會向著多元環節的角度發展。小學音樂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藝術欣賞和品味時間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欣賞、感受音樂藝術作品,并促使學生盡可能在音樂藝術欣賞中建立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再次,小學音樂欣賞課還需要以趣味化的教育形式加以開展。對于小學生而言,趣味性的提升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高效參與到音樂藝術的欣賞過程中。因此,教師在日后的音樂藝術教育中可以以趣味性的律動教育、游戲教育等形式引領學生參與,以期促使學生在快樂中欣賞音樂藝術、在快樂中完成藝術欣賞、在快樂中建立審美素養。
對于很多前往高校參與音樂本科第二學歷研修的小學教師而言,他們在以往的教育實踐中有從事舞蹈、美術等藝術教育的;有從事語數外學科教育的;還有從事勞動技術等科學技術教育的——這些教師普遍沒有接觸過系統化的音樂藝術教育。于是,筆者為了有效對其實施音樂藝術教育,需要詳細了解其音樂基礎能力,以期具備針對性地幫助每一位前往高校進行音樂藝術學習的教師都達成良好的音樂藝術素養與鋼琴演奏能力。下文筆者將針對小學教師的音樂基礎能力進行分析:
第一,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師都屬于在“零基礎”的前提下學習音樂藝術,但是他們往往都擁有對音樂藝術的滿腔熱情。因此,筆者在實施藝術教育時,需要從理論基礎教育入手逐步提升其音樂基礎能力;
第二,絕大多數小學音樂教師對于科學、先進、有效的小學音樂教育手段知之甚少。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不僅需要訓練教師的鋼琴演奏能力、幫助教師掌握音樂相關基礎知識,還需要借助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方法進行教育講述,并借此幫助教師們在具備良好的音樂藝術素養的同時還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教育能力;
第三,鋼琴伴奏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每一位參與學習的教師基本都不會鋼琴彈奏。于是,筆者在進行鋼琴基礎教育的同時還著力借助鋼琴伴奏的演繹幫助教師掌握鋼琴伴奏應用的技巧和方法,并促使每一位教師在掌握鋼琴演奏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借助鋼琴伴奏進行藝術教育,進而促使教師在完成藝術學習之后能夠巧妙應用鋼琴工具完成小學音樂課堂上的審美教育。
除了藝術教育與鋼琴演奏能力的訓練之外,筆者還會對各位參與學習的教師開展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方法講述,以期幫助各位教師將在學習中掌握的音樂知識和教育技巧高效應用在日后的小學音樂欣賞課堂教育中。
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育中,音樂藝術背景的介紹往往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環節。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其如果可以抓住背景介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則能夠有效引領學生投入到后續的音樂藝術學習和品味過程中。因此,筆者會針對欣賞課中的背景介紹對參與學習的教師進行分析,并幫助其在日后的教育實踐中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欣賞課《牧童短笛》為例,向各位參與學習的教師展示藝術背景介紹的有效方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微課的展示請學生欣賞,并引領學生感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的田園畫卷、學生們將從微課中直觀看到還原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田園的優美風光,促使學生在觀察中感受中國人民的勤勞與中國風光的美感——微課是直觀的、具象化的,在音樂教育中,使用微課不僅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經過視頻微課的觀察,小學生將會對《牧童短笛》樂曲誕生的背景產生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并針對其中對中國優美環境的贊揚和勞動人民辛勤的歌頌產生初步的認知,進而借助視頻觀看建立濃厚的音樂藝術學習和欣賞興趣。同時,在筆者的教育講述中,每一位參與學習的教師都認識到了音樂藝術背景教育的重要作用——學生們將借助背景的了解建立音樂欣賞的興趣,并對于音樂藝術產生初步的認知和了解。更為重要的是,音樂藝術背景的認知便于學生在后續的音樂節奏、旋律和樂句欣賞中積極參與、高效完成音樂藝術的欣賞、品味和理解。
如果說欣賞的內容是固定的,那么參與變化的就是藝術欣賞的手段。對于小學生而言,直觀的藝術欣賞形式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和注意力,并幫助學生高效被音樂藝術吸引。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以直觀化的藝術欣賞形式對學生進行藝術引導,并借此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音樂藝術中的美感和魅力。
例如,筆者以《鴨子拌嘴》的藝術欣賞教育為例為各位教師進行教育方法講述。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促使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藝術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鋼琴演奏的演繹、范唱活動的實施、小學生《鴨子拌嘴》打擊樂視頻的展示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多元展示。在教師的鋼琴演奏和范唱過程中,學生將直觀感受《鴨子拌嘴》的藝術內容,并被其中活潑的藝術展示所吸引、真切感受到這首歌曲包含的藝術思想和情感。而且,學生還可以在教師的鋼琴演奏與范唱中形象化感受音樂作品的節奏、旋律,進而為后續的藝術學習與欣賞奠定基礎。同時,《鴨子拌嘴》打擊樂表演視頻的觀看能夠促使學生建立藝術學習自信,并躍躍欲試想要投入到樂曲的欣賞和進一步的藝術學習過程中,進而深入完成這首樂曲的詳細欣賞和審美體驗。
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也是小學音樂欣賞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向。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如果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欣賞手段引領學生參與音樂藝術欣賞,則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高效投入其中、主動完成音樂藝術欣賞能力的強化和音樂藝術素養的完善。因此,為了達成趣味化的欣賞教育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奧爾夫律動教育引領學生參與,促使學生在律動中感受音樂藝術、在快樂中完成藝術欣賞。
例如,筆者以《豐收鑼鼓》音樂藝術欣賞為例、向各位教師展示趣味化欣賞教育的實施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可以將抽象化的音樂藝術欣賞與直觀化的活動相結合,則學生的藝術欣賞興趣將顯著提升。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借助奧爾夫律動教育的理念對學生實施教育引導,并逐步借助拍手、跺腳、拍肩膀、拍大腿等律動演繹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將感到很新奇、很好玩,并主動跟隨樂曲的播放進行律動演繹;其次,當學生在藝術欣賞中能夠有效跟隨音樂節奏進行身體各部位的拍動之后,教師還可以繼續進行趣味化教學——使用打擊樂器請學生使用,并鼓勵學生進一步建立音樂參與興趣、感受音樂活動的趣味性,進而借助打擊樂器的操作高效完成藝術旋律與節奏的把握。最終,學生將在趣味性的藝術參與中感受到樂趣、完成音樂藝術的欣賞和品味。
綜上所述,為了幫助熱愛音樂教育的小學教師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素養,筆者需要借助音樂基礎教育的有效實施和小學音樂欣賞課的針對性指導幫助參與音樂學習的教師們逐步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表現能力和音樂藝術素養,并通過專業的鋼琴藝術訓練幫助其逐步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小學音樂教師的能力和品質。同時,為了幫助這些教師達成良好的音樂教育能力,筆者將會借助小學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現狀的詳細分析、參與學習教師們的音樂基礎能力探究和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指導亦步亦趨地幫助教師們建立正確的教育意識和針對性的欣賞教育理念,進而促使其以良好的音樂素養和藝術品質為小學生打造趣味十足、充滿美感、內容豐富的音樂欣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