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菲菲
(白城市洮北區東風鄉中心校,吉林 白城 137000)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模式的革新創造了條件,隨著“微時代”的不斷深入發展,微課作為新型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在傳統課堂教育效率低、互動性不強、創新性不足,中小學生自控力、主動性和接受力有限的背景下,微課的優勢和特點日益突出,在對傳統教學模式補缺補強,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意義重大。
結合國內外主要學者的觀點,筆者人為,微課是在遵守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以網絡應用為基礎,以短視頻為主要承載方式,對重點教學知識點和環節進行細化處理,并主題突出、相對獨立、較為系統的單元式的網絡教學課程。微課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課程時間短。微課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結合中小學生專注力保持集中的時間特點,視頻時長主要集中在5-8分鐘,一般不超過10分鐘。
(二)主題和重點突出。微課主要是針對某一知識點和某一教學環節進行設計,其主題和內容主要為教學難點和重點,較之于傳統課堂教學泛泛而談、多而不精的情況,微課的針對性更強。
(三)教學資源應用方便。微課短視頻容量較小,一般只有幾十兆,占用空間較少,而且支持大多數的播放格式,可以充分利用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在線瀏覽或者下載使用,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閑碎時間或者課下時間,隨時進行線上或線下學習。
(四)教學結構和資源系統化。微課系統性的包含了課程教學設計、素材、練習測試、反饋和點評等環節,以及課前、課堂及課后的教學資源,是具有獨特教學方式的小型教學系統。
(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和延續
中小學課堂傳統教學時間較長,每節課知識容量較大、知識點較多,中小學生因其自身的接受能力有限,無法將過多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吸收。通過微課教學,學生可以對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學習,從而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使知識的傳遞在課下得到延續。
(二)有利于知識的鞏固與提升
中小學生通過微課,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學習、練習、測試和反思,不僅能夠貫通已學知識內容,還能對重點、難點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從而提升學習水平。
(三)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微課以短視頻為主要教學形式,相比于傳統課堂粉筆黑板的教學形式,短視頻生動形象,更易吸引學生目光,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專注度。而且,微課學習自由,不受時間和場地種種限制,中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和安排自身時間。同時,微課教學的短視頻素材等教學資源可以隨時自由下載或在線觀看,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自己掌握學習節奏,可以避免因傳統課堂教學知識點繁多無法及時掌握而產生的排斥、厭學、畏難等情緒,更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從而大大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抓好落實微課教學的各個環節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抓好和落實好每一個環節,對于微課的深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抓好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開展微課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針對重點知識點制作短視頻進行上傳,并設置相關測試練習,要求學生在課前自由安排時間進行學習。二是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微課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重點集中在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的擴展方面。教師要對學生預習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并針對該類型的問題或難點進行拓展,安排分組討論,并對解決方案進行點評,從而培養中小學生問題解決思維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三是做好課后復習。課后進行微課學習,是對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教師要鼓勵學生針對自身弱項積極進行復習,從而強化自身知識結構。
(二)提升對微課的正確認知
微課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獨有特點,但是微課是針對重點難點的細化解釋,微課并非萬能,無法取代傳統課程的人文教育,也并非適合所有課程,因此,要提升對微課的正確認知。首先,微課要與傳統課程有機融合。微課可以很好的進行彌補和補充,兩者的有機融合才能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其次,微課應用要切合課程特點,不僅要有針對性的提煉課程重點難點,還要根據各科特點,突出課程特色。同時,微課的設計要迎合中小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可以增強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三)轉變教師觀念
微課教學與“翻轉課堂”相類似,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性化發展和互動性教學,與傳統授課模式有著極大的差別,教師要提高認識,積極轉變觀念。一是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微課應用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及媒體編輯能力,因此教師要主動作為,提升綜合能力。二是要主動轉變角色。課堂教學時,要做到積極引導,加強和學生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三是要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后總結反饋等環節,加強在這兩個環節的管理和監督,為微課的深入應用奠定基礎。
總之,微課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特點,能夠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育的不足,對我國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有很大作用。但是,微課教學在我國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其深入運用與發展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在轉變觀念、提高重視程度、抓好落實等方面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