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成都市田家炳中學,四川 成都 61006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從高中數學教學來看,其應用信息技術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時,還不能夠完全地掌握其應用技巧,因此,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掌握和操作水平不能夠完全達到可以熟練教學的程度,而且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導致教師教學難度增加,其在進行課程內容講解和討論時會感到更加困難。另外,由于信息技術的使用會減少教師備課的時間、會降低教師備課的效率,而且網絡技術發展的迅速使一些教師貪圖簡便就隨便從網上下載課件,導致課堂內容不夠精簡,無法體現重難點,從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對于數學這門重難點知識較多、對知識點精確性要求很高的學科來說,教師不能僅選擇簡單的課件進行教學,會嚴重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降,而且也會對教學效率有所影響[1]。其次,信息技術是當下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手段,利用現代的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不僅在形式上突破了傳統的口頭書面式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教學成效。但是,有的教師僅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寫漂亮的教案,上課時只是進行教案的演示;有的教師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忽略教學目標。這樣一來,教師盲目依賴信息技術手段,過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學,容易造成數學教學目標的偏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師必須開始學習信息技術,將其應用于數學教學,對自己定期進行知識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師還要跟隨社會潮流不斷完善教學形式[2]。除此之外,學校也要為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讓教師可以有效地進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學習,能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編輯,并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展示、發布、教學、交流和討論等,將信息技術深入應用于學科教學,通過不斷的實踐設置多樣化的課堂,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數學觀點轉化成具體形象的、易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體會到信息技術應用的優點。
如何高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教師來說,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基于此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保持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具體來說,在進行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的應用,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制作PPT,利用其吸引學生。其次,教師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可選擇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對知識進行整理,找出自己的困惑,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最后,要給學生留下懸念,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會解決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教師還需要融入學生,理解學生的學習思路,吸取學生的建議,并對課件進行改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
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地突破原有思維的限制,學會利用新型教學形式將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固有的教學模式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圖片或視頻,由此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真實地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時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轉化能力。
教師要將課堂盡可能地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教師正確的引導對學生學習數學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找出疑惑,嘗試通過網絡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另外,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擔當輔助的作用,可以與學生交流學習難點和易錯點,從而抓住重點,再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高中學生面臨高考的人生轉折點,每一個學生都因此受到很大的壓力,而且學習氛圍也是非常的緊張甚至是壓抑,導致學生在心理和生理都非常的難受不適。這需要教師去為學生解決,突破教學環境的不好因素,改善學習環境,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對此教師充分的去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知道學生的心理活動,與之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關系,借此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可能和已經存在的各方面的問題,幫助及時改正。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改善傳統死氣沉沉的學習氛圍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畢竟高中的學習往往需要自己去思考,除了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高中更多的時課外的知識拓展以及鞏固,這些教師要有條不紊的給學生帶入,同時也要正確的去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學會獨立思考,以便以后更好的沉著冷靜的應對高考。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其獨有的優勢,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觀念,學習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這既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