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喜
(甘肅省隴西縣尉家店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研究與創新,傳統教育中“灌輸式”的、只關注學習結果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可取,新課改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積極的探索式學習。
何為探索式學習?指的是學生能夠遵從科學性的方法在生活中、教學課程中,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有針對性的進行學術研究,即能夠自己動手,在過程中主動的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試驗問題,通過自主的調查、收集、整理信息,獲得知識、累積經驗、培養能力等。探索式學習,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科學的、符合青少年的學習過程,教育者應該通過這種方式,培訓小學學生具備這種學習能力。
那么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去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呢?下文針對這個問題,淺談自己實踐過程中的一點感受:
數學的學生,有很多的理論總結,尤其是針對小學的數學,很多老師認為該階段學生年齡小,思維不成熟,無法自主地探究學習,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將知識映入腦中,比如九九乘法表,感覺這是每個小學生的噩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的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因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他們被束縛在教室,在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走神,而老師此時不應該大聲地指責他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們思考,從而吸引他們的目光,將他們的思想拉到教學中。教100以后的加減的時候,問孩子們平常會不會去超市、小商店幫媽媽買東西,如果媽媽給你一百元,讓你買了一包鹽1元,買了一袋米70元,還剩下多少錢?還能夠買49元的飛機模型么?毫無疑問,每個小朋友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而老師就是要通過這種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去探究數學,了解數學的應用,也能拉近數學教學課堂和生活的距離,引導他們去思考面對這種場景時,應該如何去解決,如何去知道剩下的錢夠不夠買玩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寫一寫,算一算,得出自己的結果,只有通過自己的探究,才能夠將數學融匯貫通使用,才能夠更加專注于老師的教學中。
學生要學會自主的探究式學習,那么就必須提供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能夠讓他們去判斷、思考、研究、驗證。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小,沒有解決問題的經驗,因此,面對白紙一張的學習思路,他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總結。
例如上面提到的算術題。教師提出問題后,就應該閉嘴,巡視孩子們,偶爾做出適當的指點或引導,讓孩子們自己去研究。孩子們計算出答案后,也不要急于對答案的正確性進行判斷,更應該耐心地詢問他們的解答過程,聽聽他們的答題思路,看看他們的思維模式是否正確,引導他們正式自己剛剛的作答過程,自己總結成功或這失敗的經驗。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更應該去搭建一套適用于自己的解決思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來自于老師的所謂經驗,我們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們是有足夠的能力去對看到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工,組成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任何老師都取代不了的,這才成就了人們在某個領域的獨樹一幟。只有當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積累到了足夠的經驗,才能總結出科學性的結論,老師不是一堂高效課的表演者,只是做一個穿針引線,將大量的時間交給孩子們,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
人是群居動物,在學術性的研究上更是如此,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們這種團隊協作能力,交流彼此的心得體會,分享自己的經驗教訓。
比如關于時間、路程、速度這三者的關系,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大家自行去討論、驗證,得出結論。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探究的方式方法也會有差異,思維想象力、執行力在不同的環境下才能激發出更多的火花,更何況面對如此復雜的研究性問題。
數學不是一個坐在教室就能夠得出結論的學科,它是通過不斷演練、實驗得出的經驗總結。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坐不住,不是他們的錯,本就是天性活潑好動的年紀,難道指望他們如幾十歲的擁有自制力的成年人一樣呆在沉悶的課堂中,聽老師的淳淳教誨?
如上面提到的關于路程、時間、速度的關系式。老師聽取學生的探究過程、方法、結論,再帶著他們來到操場,在規定時間內,第一組的小朋友沿直線往前走,第二組的小朋友沿直線往前跑,看看相同時間下,大家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行動的距離也就越遠。通過他們自己的試驗,總結出的結果往往更能讓他們信服,并且映像深刻。
總之,探究,它是多層面的,它可以是觀察事務的表象,提出我們的疑問;它也可以是瀏覽書籍、報刊的信息,印證我們的已經知道的結論;它也可以是一場實驗,我們制定出計劃、選擇好對象,反復的判斷、分析得到結論;它也可以是一場天馬行空的交流會,所有人津津樂道,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
探究式學習更是如此,小孩子的精力是成人想象不到的旺盛,他們不可能滿足于在狹隘的空間下,接受別人的道理灌輸,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處事方法,他們更應該得到父母、教師的尊重與理解,請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空間,讓他們自主地學習、研究,自主地去判斷對與錯,自主地去研究經驗、總結結論,他們最終會收獲到遠勝于知識本身的價值。
尤其是關于小學數學,他們教的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們應該在此階段,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激情,只有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才會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才能游刃有余的面對日益復雜的數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