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東昌區學前管理中心,吉林通化 134000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中應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游戲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讓幼兒在游戲的引導和教師的帶領下實現簡單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但是就目前的幼兒園教育教學現狀而言,游戲并沒有起到我們預想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認為游戲是開展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式,于是只憑借喜好來安排教學內容,結果幼兒往往是“玩”的盡興,卻沒有“學”到實處。因此,幼兒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富有教育意義的游戲內容,讓幼兒可以在自己的認知能力之內來不斷通過游戲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在游戲中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學效果,為幼兒的義務教育做好鋪墊。
理論知識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和鍛煉幼兒實踐能力的基礎。幼兒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就可以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學習更多的技能和要領,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和生活能力。基于幼兒的年齡及心理限制,教師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時要將抽象化、復雜化的知識轉變為幼兒可以接受的具體化、形象化的內容,讓幼兒可以在自己的理解能力范圍內對理論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這種情況下,游戲就可以作為合適的理論知識轉化載體來幫助幼兒進行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將基礎的理論知識蘊含在課堂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所渲染的氛圍下開展樂趣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觀察自身的特征,然后讓學生在聽到教師說出符合自身特征條件時站起來表示符合條件。比如教師說出“穿紅色上衣的小朋友”、“帶發夾的女同學”以及“戴手表的小朋友”等等條件時,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判斷,根據自身的特征來進行表示。教師可以根據每一種條件所對應的幼兒人數在白板上進行統計,在游戲結束之后,引導幼兒根據白板上的條件和所對應的數字來接觸基礎的數字統計知識,初步培養幼兒的統計和歸納能力。將理論知識寓于游戲之中,可以更有益于幼兒的接納和理解,保證理論知識的教育質量。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感悟和理解真理,因此為幼兒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豐富幼兒的實踐經驗是非常必要的。幼兒正處于思想活躍、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有趣的游戲可以指引他們不斷發掘自身的實踐潛能,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同時,一定的實踐活動和游戲運動可以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保證幼兒的健康水平。在游戲中鍛煉能力、在運動中塑造體魄。教師可以在課堂或室外開展一定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充實自我。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幼兒根據所提供的有趣模型來進行模擬制作,促進幼兒在動手操作中不斷思考和揣摩模型的制作步驟,以求做出的模型既美觀又牢固,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室外以競賽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幼兒體育鍛煉,例如讓幼兒在比賽之前先進行自由分組,然后每組合作完成接力賽,激發幼兒的好勝心,讓幼兒在比賽中不僅可以學到團結協作的精神,還可以強健自身的體魄。教師可以以小禮物作為幼兒們比賽的獎勵,起到有效的鼓勵作用。在幼兒結束比賽之后,教師還可以以此為契機給幼兒滲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豐富幼兒的綜合涵養。
合適的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接觸理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還可以有效地開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培養幼兒的思考意識,讓幼兒可以在游戲中進行主動觀察和思考,并且以此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綜合能力。教師應利用游戲來引導幼兒去嘗試新鮮事物、鍛煉試驗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角落里放置各樣的小禮物,在禮物袋中放置一些開發幼兒智力的玩具或者問題,讓幼兒自行尋找禮物之后,要先對禮物袋中的難題進行解決,解決之后才可以獲得相應的禮物。禮物可以調動幼兒開展游戲的積極性,而智力開發小問題可以培養幼兒的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樣既可以讓幼兒感受都游戲帶來的快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思考和動手能力,達到我們利用游戲開展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利現象,然后結合自身的思考來進行解決方案的設計,讓幼兒養成在生活中時刻觀察、不斷思考的習慣,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開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和智力,為幼兒的各項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游戲是開展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利用合適的融合教學策略,將思想培養和技能培訓內容寓于游戲之中,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和幼兒的自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