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聰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王打卦鎮中心小學,山東德州2531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實施,數學這門學科在小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要,但很多同學認為學習數學相對來說會非常困難,因為數學這門學科不僅要背誦一些固定的公式,還需要很強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學好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深度學習就是讓同學們深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本質進行理解和把握,這種深度學習的方式近些年來被很多小學數學老師所使用,實踐證明效果也很好,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以及如何以深度學習為基來進行高年級概念教學。
現階段我國很多小學的數學教學還是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通過在課堂上教學把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強行灌輸給同學們。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把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大概講一遍,之后就都是留給同學們自由學習的時間,這種講課方法在現如今的教學中的弊端和缺點會被無限放大[1]。例如,很多學校在學習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方向與位置》時,總是在講理論部分的知識,講完后把剩下的課堂時間給同學們自由復習,這樣會造成時間浪費。
首先,這種講課方式不能充分吸引同學們的興趣,還很容易讓同學們對數學產生抵觸的情緒,不利于他們數學思維的養成和數學能力的提高,其次,小學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由于年齡還比較小,不懂得自主學習,一旦老師給它們自由學習的時間,他們也不會合理利用,從而造成時間的浪費并降低學習效率。但數學作為小學最重要的學科,需要從小就打好堅實基礎,這樣才會讓他們到了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能夠更有競爭力。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同學們的認知來水平來引導同學們進行概念推導,這樣通過對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從而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青島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加減法》這節課時,老師可以在課前對上節課學習的分數的有關概念進行復習,這樣會讓同學們加深對分數的印象,學習起來更加容易。復習過后,老師可以指導同學們進行分數的加減法推導學習,像同分母之間的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要先進行通分,把分母通分一致后再把分子相加減。
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是為同學們以后的學習打基礎的,因此課本上的很多知識都是相關聯的,在學會一些知識后,可以讓同學們對其它知識進行探究,這樣可以培養同學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對他們數學成績的提升會有很大幫助。
例如,在學習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時,老師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正方體和長方體作為例子,也可以通過用紙自制一個長方體讓同學們觀察這個長方體都由哪些面組成。同學們在學習這節課之前都已經學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同學們通過對長方體的觀察,可以發現長方體是由六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組成的,通過對六個面的面積相加可以得出整個長方體的面積,進而在更深一步的探究中同學們可以推斷出長方體的面積公式為S=2(ab+bc+ac),這樣通過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探究可以提升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幫助同學們更有效率地學習[2]。
數學這門學科同樣也是需要很多實踐教學的,老師在上課時同樣可以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來幫助同學們學習數學,例如,在學習青島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這節課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用紙做一個底面積和高相等的圓柱和圓錐,讓同學們往圓柱和圓錐里裝米粒,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可以明白在底面積和高相等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進而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為V 錐=1/3ΠR2*h,這樣通過實踐的方式得出結論不僅可以提升同學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可以讓同學們在學習上更進一步。
綜上所述,小學的同學們都面臨著小升初考試的巨大壓力,而數學作為小升初考試的必考科目,一定要重視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而老師也要在教學中重視對數學的教學工作,通過深度學習,概念教學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