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祥德
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海南海口 571127
基礎英語屬于英語專業主要課程,課程教學目的在于提升、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具體的說,這門學科其實就是教師結合教材篇章、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幫助學生逐步理解語篇內容,提升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促使學生熟悉各種英語文體的寫作特點,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目的。再者,學科還要求學生不斷擴張自己的詞匯量,掌握基本語法、句式,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各種基本功能的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1]。
任務型教學法其實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從而達到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促使學生掌握相應英語能力的目的。這種教學法在二十世紀末逐步引入我國,并在基礎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2]。但是,這種教學法還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方向,提出“應在熟練語言的過程中將語言投入相關活動中運用”這一觀點,主張需變革傳統教學法法,不要試圖利用單純培訓語言知識、語言技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集結了多種新型教學法的優點,并將這些優點轉變為任務型教學法本身具有的優點的高效教學方法。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備受英語教師以及教育研究專家重點關注的新方法[3]。有研究指出,在英語專業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用一種極其快速的方法迅速傳播并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帶著目的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學習相關知識、掌握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再者,這種教學方法還可有效激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還可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繼而獲得更理想的英語學習效果。
考慮到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可長期實施的教學方法,而創建小組屬于教學方法實施的基礎。教師需基于學生數量、教材內容難度,明確小組成員需求,告知學生組成小組。在組成小組的基礎上,保證學生是自愿成組,保證小組組建的科學性,保證小組組建后組員可互相幫助。小組成員應以4-6 人為宜,學習成績好的成員需主動輔助學習成績不好的學員完成英語學習。
教師需明確基礎英語教材內容,了解其中的篇章,明確每一課內容。基于教學內容、結合教學時間,制作教學規劃。明確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之后,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保證教學任務可貫穿課堂教學,保證教學任務包含詞匯、翻譯、口語、語法、聽力、寫作等等內容。第一冊基礎英語教材為案例,基于“Dealing with AIDS”這一篇課文,教師需指導學生解讀文章,明確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在學生理清文章內容后,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教師可在上一堂課的最后三分鐘,布置下一次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著任務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學習任務,理解全文內容,并做好相應的筆記。其次,小組長需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再次明確教學內容,根據所解析的教學內容,解答相應的教學任務。最后,對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任務執行情況,將任務執行、完成情況報告給教師,讓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評價其他小組的任務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首先幫助學生再次理解文章內容,明確文章中囊括的各項知識,理清本次教學任務,解決學生任務完成及執行中存在的各項問題,總結分析每一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執行情況,并總結本次課堂教學中涉及到的各個知識點。
教師還需指導學生對本次任務型教學法進行反饋,闡述自己學習中依然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則將學生問題一一整理,準確解答學生存在的各項問題,并在學生問題全部解答完畢后,對本次教學進行反饋,明確闡述本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沒有主動解決相應的任務。
英語專業的基礎英語教學屬于基礎學科,但學生學習效果直接影響英語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積極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