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秀
小學語文老師要是想提高教學效果,需要重新審視師生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良性的師生互動對語文教學的積極的現實意義。師生互動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自發性的學習意識,另一方面,老師可以減少傳統式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的束縛,引導學生在互動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
部分老師在課堂上雖然有和學生進行互動的意識,但是缺乏對互動頻率和時間的管理。一些比較資深的教師還是深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認為互動過多會耽誤課堂上的時間,將灌輸知識作為課堂的重點,這就導致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很少。一些愿意嘗試的老師希望和學生互動,但是互動的次數太多,時間太長,會導致課堂紀律容易松散,互動后回到正常的課程教學的過程浪費了時間。
小學生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讓他們解決比較難的問題,所以他們在回答問題時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不是很敏捷,但是部分老師單純為了和學生互動而沒有仔細地篩選學生可以回答的問題,導致一些本該由老師講解的問題也要學生回答,這不僅不會增加課堂的效率,還很有可能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起到和原來相反的目的。
單一的互動方式會讓學生缺乏新鮮感,因此如果老師在課堂中始終和學生用一種方式進行互動會讓學生喪失和老師交流的興趣。老師可以將游戲、情景教學、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有機結合,老師也可以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多媒體教學、角色情景扮演、實踐活動等教學活動,通過這些符合學生年紀的方式將教材知識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
現在的教學思想已經更偏向于師生之間的平等,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要有和學生互動的意識,在平時多關注現在年輕人喜歡的話題,在課堂上可以把這些話題作為互動的切入點,讓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比如,老師在進行詞語教學的時候可以組織成語接龍的方式,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接下去,打開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其他同學的回答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詞語的積累,接不上來的同學可以表演一個小才藝等,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對學習的興趣,享受到學習語文帶來的快樂。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搭建健康有效的師生互動是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的,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是與此同時,現在的師生互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師生互動頻率的不準確把握和缺乏內容上的深度等問題讓師生互動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老師應該直面這些問題并且做出相應的對策,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對于語文教學的整體提高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