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虹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三中學,寧夏中衛755200
實驗教學在生物學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現象通過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知識。實驗教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能夠自主地通過實驗去尋求答案,促進生物教學的開展和延伸。因此,教師要注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立足教學目標和新課程改革的內容,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開展實驗教學法,提高生物教學課程的效率。
實驗是以動手為主,但是還是需要學生進行思考。如果只是重復教師的實驗過程而沒有盡心思考,很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初中實驗的教學中就存在著學生動手動腦銜接不緊密現象,主要是由于教師安排好了實驗教學的過程,要求學生按照步驟進行實驗,教師會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但是教師在學生實驗中提出的問題都是關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問題,而不是有關實踐內容,學生雖然在動手進行實驗,但是腦子開展的有關理論知識的內容,與實驗關聯系不強,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
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的重要內容,通過實驗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校的實驗教學條件落后,沒有對于實驗室的物品盡心及時的更新和修復,學生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需要到實驗室進行實驗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生物抽象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更好地進行生物的學習,但是在實際中很多學校沒有設置專門的生物實驗室,或者是實驗室內容儀器和器材都非常的老舊,不符合學生求新、求異的需求,不利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使得實驗很難得到相應的實驗結果。
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在數學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上存在的個性差異上逐漸表現出來。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現象感興趣,但是其實驗能力弱,同時現在很多學生缺乏鉆研精神,并且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不勤于思考,多沒有跟上的學習不去積極進取,逐步放棄學習。學生學習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再加上教師沒有面面俱到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導致學生做實驗的效果也有所偏差。其次,在實驗教學中,學生更加關注的是實驗的結果,而不是實驗的過程,認為只要是能夠獲得一樣的實驗結果那么實驗就已經完成了。
初中生物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生物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注意到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景教學要求教遵循科學教學原則,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生物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生物奧秘,成為生物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實驗的趣味性,同時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年齡和認識能力等。
如,教師在教授關于種子的萌芽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先為學生樹立“生命的觀念”,通過探究種子的生命以及結構,從而感知生命尊重生命。其次,教師可以帶幾個不同時期的種子、開花、結果的狀態,讓學生進行觀察,融入種子的生命周期的之中,觀察種子的萌發狀態,從而熱愛生命。
生物學習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都在同一個教材中進行呈現,因此教師需要深度挖掘教材的實驗內容,以實驗作為主要單元進行學習。將實驗集中為一本書進行學習,通過美化實驗書中的內容,增加書的趣味性,使得學生愿意看書讀書,并且愿意跟著數學中去思考去學習。因此,需要教師作為教學課程的研發者,根據本學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研組的討論,設計出一本適合學生生物實驗學習的校本課程,結合教材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的內容,使得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充滿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加深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理解。
在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課堂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課堂中不僅需要教師對于學生提出問題,還需要學生提出問題,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通過問題,結合實驗去進行探究和學習。比如在《細菌》的教學設計中,有關于巴斯德實驗內容,如果僅僅是通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巴斯德的滅菌實驗室如何開展的。因此,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導入課程:“破傷風”大家都不陌生,那你們知道破傷風是由什么引起的嗎?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了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知道了細菌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比如我們的手上、身上、書本上等等,在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學生自己就會產生疑問,比如細菌是如何產生的?巴斯德的實驗又是怎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簡易的巴斯德實驗,讓學生自己解決相應的問題,明白細菌產生的過程。
總之,初中生物教師要想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物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就要改變現有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初中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要教師跟隨時代的變化,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的水平和專業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時候,應當提高學生學科設計能力,最終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