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中心校,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初中生主要通過生物課堂學習來高效獲取生物知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初中生物學習水平。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優化改善,落實各個教學環節,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比較偏愛新鮮且富有趣味的事物。初中生物教師應分析初中生特點,從提高趣味性入手,合理引入豐富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級昆蟲的生殖與發育章節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多種不同種類的昆蟲視頻,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關昆蟲知識的學習中。初中生物教師應提出毛毛蟲可以變成漂亮的蝴蝶,將學生的求知欲有效激發出來,再展示毛毛蟲向蝴蝶演變的全過程,著重講解其中的毛毛蟲發育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初中生物教師可引入蜜蜂及草蜢等昆蟲有關內容,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昆蟲知識的學習中,促使學生快速調整好生物學習狀態,從而組織學生對昆蟲的生殖與發育等生物知識進行深入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細節知識,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觀察法,加強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全面了解相關的生物知識,活躍學生的生物思維。如人教版生物八年級魚章節教學時,初中生物教師需重點講解魚的呼吸知識,需根據魚在水里生活通過魚鰓獲取水中氧氣并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的生物結論,合理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逐漸進行深入思考。具體可設計以下問題:一是活魚和死魚的腮的顏色?二是什么情況下魚鰓會變成紅色?三是魚依靠什么完成了獲取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的活動呢?初中生物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逐步解答更深層次的相關問題使學生深入學生相關的生物知識,鼓勵學生發現尋常生物活動變化后的問題,使學生迫切希望通過生物知識的解決問題。初中生物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魚在水中游動的視頻,要求學生對魚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結合自身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生物問題,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活躍生物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升。此外,初中生物教師應給予適當指導,還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中的生物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切實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具體的生物教學內容,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也可將某些生物實驗改成探究性生物實驗,引導學生在生物實驗學習中從不同角度思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探索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初中生物教師可給予學生自主權利,可合理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將生物實驗所需器材及材料等明確,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生物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步驟以及動手實踐,可適當為學生解惑答疑,并鼓勵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這能使得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思維判斷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也使學生生物實驗思路更加開闊。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細菌與真菌的分布章節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可讓學生圍繞檢測不同環境下細菌與真菌的分布主題進行探究性生物實驗,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實驗的細節問題,讓學生列舉材料及用具等,合理設計生物實驗的流程,強調探究性生物實驗的對比分析,培養基、真菌及細菌的獲取、設置實驗對照組等內容。初中生物教師可結合真菌及細菌等生物知識,設置問題,如為什么需要兩套培養皿、實驗的環境條件要求等,引導學生完善實驗細節。在生物實驗活動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操作和仔細觀察,并讓學生根據實驗的現象進行總結分析,使學生對細菌及真菌部分的內容有充分地了解,鍛煉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掌握生物實驗中的細節,實現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反饋,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適當調整教學方法等。生物教學過程有較為復雜的結構組成,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始終處在動態變化中。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及時詢問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情況,采取隨堂檢測及提問等多種形式獲取反饋信息,了解教學中的不足,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對生物教學內容進行調節,幫助學生高效掌握課堂教學知識,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人教版八年級生物進化歷程章節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魚類、兩棲類以及哺乳類動物的心臟具體構成進行比較分析,鼓勵學生總結其中的相同點及不同點,使學生對此部分生物知識有更深入地掌握。在兩棲類動物中,蚯蚓是比較特殊的存在。部分學生會通過分析比較蚯蚓與其他動物的心臟組成,總結出動物心臟是由簡單到復雜進行演變的。對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給予此部分學生創新思維贊揚,請學生分享思考過程及依據,讓全體學生結合所學生物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討論分析。這可使學生深入理解生物進化論有關知識,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進化論有關內容。
綜上,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初中生物教師應結合具體的生物內容,分析學生的發展特點,豐富生物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置生物問題,開展探究性生物實驗教學活動,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反饋,加強學生觀察能力及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