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燚
(江口縣怒溪鎮駱象小學,貴州 銅仁 554401)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還為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階段的教學應該著重于啟蒙和奠基,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針對學生開展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促進學生的個體化發展,陶冶他們的情操。隨著新課改的開展,教師要提高對情感教育的重視程度,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這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文章就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都比較低,他們對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還比較弱,同時他們對外界又保持著濃厚的好奇心,探索欲望比較強望,這就形成了一種矛盾,這樣的矛盾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注入情感教育,引導學生認知自我的情感,幫助他們控制自身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從情感因素入手,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課堂體驗,進而使學生培養出健康的思想情感。此外,小學生對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他們對事物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為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對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由于知識儲備以及價值觀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因此,教師在可以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為學生構建想象的情境,滿足他們對事物的探索需求,同時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兒歌詩歌,放松學生的身心,讓他們感受音樂與情感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再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寫作比賽,以童話故事為主題讓學生寫作,以此鞏固學生的記憶,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難度較低,學生理解起來也不會很費勁,但是文章的思想內涵以及核心宗旨具有一定的深度,學生依靠自己是無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抒情點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產生共鳴,以此來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以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解為例,文章寫了小女孩在冬天光腳丫賣火柴的情節,同時描繪了天氣的寒冷與環境的惡劣,烘托出小女孩的悲慘。教師可以通過書上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然后再讓學生手繪故事內容,加深印象,最后,教師再引出文章的宗旨和寓意,對學生進行啟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畫畫加深了記憶,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同時又對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同情,啟發了自我的情感。
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課改的需求,在融入情感教育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增加在設備方面的投入,選購最先進的設備,讓教師獲得更好的教學輔助,緩解教學壓力。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借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情感教育,為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春天在哪里》講解為例,教師可以事先收集一些與春天有關的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然后把這些信息穿插到課件當中,在講解課文時展示給學生,增加他們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嘗試其他的教學方法,采用互動式教學,活躍課堂的氛圍。例如《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本中的人物,進行表演,以此來幫助他們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課堂體驗,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的隱性信息,發掘出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再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擴展教材內容,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以便讓學生接觸到真正的精華。在語文教材里,童話故事是最適合情感教育的文章類型,這種體裁寓意豐富,故事曲折離奇,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便可以從童話故事入手,研究文章的情感基調和背景,并且從中選出適合學生性格的類型和課外資料,以此提高課堂效率。如學習完《丑小鴨》之后,教師可以介紹安徒生的生平信息以及寫這篇文章的社會背景,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對他們進行真、善、美的教育,以此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應該發揮出語文這門學科的優勢,在教學中有效開展情感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了順利開展情感教育,語文教師可以立足于語文教材,發掘出其中的情感元素,找到文章中情感的抒發點,并結合實際生活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改革創新,以實現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進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