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娟
(河南田野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1)
博物館是傳統文化和藝術的主要傳播媒介,同時也是一個城市和國家文化的象征,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和藝術,在觀賞過程中還可以形成很多全新的觀念。博物館作為“展示與陳列設計”這一領域的集大成者,其展示陳列設計歷經了很多的發展和演變,由最初的簡單展示,到如今的應用聲音、燈光、電等輔助展示,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設備進行交互式展陳,以此用數字的內容將展品的價值和歷史內涵展示出來,從而給觀眾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和感官體驗。
(一)博物館展陳設計的核心?!叭恕笔遣┪镳^展覽陳列設計的核心所在,如果沒有人,博物館的存在將沒有任何意義;因此作為博物館在展陳設計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人的觀賞感受,然后增強人的體驗感,這樣不僅可以將博物館的作用和價值發揮出來,同時還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
(二)新時代博物館的時代特征。從某種角度來講,博物館展陳設計就是在構建一個“人造物和系統”,通過將展品與觀賞者的組合在一起,來打造一個完善的觀賞體系,并在同一個空間中有序陳列展品,以此給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如何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體驗是新時期博物館展陳設計者需要思考的問題。與傳統博物館簡單粗暴的展示形式不同,交互設計在現階段的博物館展陳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交互設計可以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促使觀眾可以深入了解展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從而幫助博物館擺脫傳統的單一的展陳方式。由此可以看出21世紀的博物館,是“交互式”的博物館。
博物館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就必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展陳設計中,積極拓展交互設計范疇,將“交互”升華為一種全新的設計觀念和方法,然后將其貫徹在整個展陳設計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博物館交互體驗的質量,同時還可以給觀眾營造出不同的觀賞環境和氛圍,從而給觀眾不同的欣賞感受和體驗。
例如,在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中就有“第一畫廊”交互設計實例,這個藝術館在實際的升級和改造中一直以交互體驗為改造觀念,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用自身的智能設備或者博物館的智能終端,隨時隨地對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品進行欣賞和品鑒,這種互動設計不但豐富了游客的觀眾體驗,同時也可以促使游客與博物館進行相應的活動和交流,使博物館的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
現階段的建筑設計有效融合了空間、事件和運動,且三者沒有具體的高低之分。因此在這一理念下,博物館建筑空間、展品系統以及人自身的行為都可以作為交互的媒介。
例如,在設計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交互設計中,可以實施一個聽抗日愛國歌曲的互動設計,在桌子上設置兩個碗型凹槽,然后在其正面放置一個觸摸屏,參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尋找自己喜歡的抗日歌曲。碗型凹槽下端要安裝感壓模塊裝置,音響要與模塊相連,這時感壓模塊就可以對音量進行控制。一旦觀眾坐在屏幕面前,就可以隨意選擇歌曲,觀眾在坐下后兩肘恰好放在碗型區域內,這時音箱就會喚醒,之后就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曲。一旦臂肘離開感應區,音箱會馬上停止工作。這一設計可以使人們通過骨骼來傳音,這樣做的好處是除了參與互動的觀眾其他觀眾是聽不到聲音的。這一設計的核心內容是利用人體骨骼將愛國歌曲傳遞給觀眾,使人們可以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這種全新的交互式設計不僅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可以提高觀眾的互動感受。
交互式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是建立在文物和相關背景信息基礎上的,相關信息和資料觀眾要非常熟悉,讓人們可以沿著這條線索做深入的探究和體驗,這樣的交互設計會更加吸引觀眾。
例如,北京市某博物館在城市演變史的互動設計中就受到《聊齋志異》中的《畫壁》的啟發,在設計中應用了大量的“畫里畫外”的交互場景,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增加觀眾的欣賞感受,同時還可以促使觀眾更好的發現和掌握城市的演變過程,對于一些水平較高的觀眾完全可以根據展出內容畫出相關區域,同時利用相關設計還可以使畫中皇帝走到觀眾面前。這種全新的互動設計,已經完全打破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這對提高觀眾欣賞視覺效果有著很大幫助,使觀眾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歷史文化。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博物館其實是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一個結合產物,所以博物館在展出設計中,一定要采取交互式設計,這樣人們在欣賞歷史文物的過程中,才會思考人類的過去和未來,然后感到今天生活的不易和心酸,使人們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尊重歷史文化和藝術,這對推動人類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