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湖北省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湖北 十堰 442000)
隨著生態學科的發展,近年來“尊重自然,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被大力推廣,生態防洪與環境景觀工程深度融合交叉,防洪方案種類繁多,觀念日新月異。目前,生態型防洪工程在河道治理工程措施中已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城市防洪平原型河道治理工程時突顯了其優點,但基于山區河道與平原河道特性各異,區域氣候氣象、洪水特征也不盡相同,若在山區河道治理防洪工程中死搬硬套平原型河道治理方案,顯然與山區河道氣候氣象、洪水特征相違背。
優化清水河流域水資源管理,主要應明確水資源管理效益最大化、統一規劃調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堅持這3個方面原則的基礎上優化管理方案。首先,水資源優化管理應體現效益最大化原則。所謂效益最大化原則,主要指的是在對清水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應將多種開采應用方案做出對比,然后選出投資較少、獲取利益較高的開發利用方案,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其次,水資源優化管理應堅持統一規劃調度的原則。由于張家口市的工廠分布、經濟發展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為滿足局部水資源開采應用所需,同時形成對局部區域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應加強對張家口市水資源的統一開發應用;最后,水資源優化管理應堅持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為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要應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一是應加強水資源開采應用量的管控,尤其是針對企業的用水量管控,可采用分量計價的方式,讓企業自身加強對水資源用量的管控;二是應加強廢水、污水排放監管,嚴禁未達標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形成對流域水資源的有效保護。
GIS技術在水資源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尤其是在空間數據的分析處理上優勢較為明顯。當前張家口市清水河流域水文站雖然引入了該項管理技術,但是由于相關工作人員技術能力不足、開發應用力度不足等因素影響,使得最終獲取到的數據信息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對之做深入分析,在水資源的預報和應用管理工作上發揮出的效果較差。基于此,當前應加強張家口市清水河流域GIS技術應用力度,其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加強對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其對GIS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水文預報、水資源管理綜合能力;其二,充分發揮GIS技術在數據獲取上的優勢,及時獲取流域內水文水資源的動態信息,為水資源管理提供基礎性數據,以便掌握區域范圍內水資源的變化情況;其三,加強各種水文預報方法的靈活應用,如:經驗相關法、成因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應基于GIS技術所獲取到的數據展開應用,提升水資源管理、水文預報的有效性。
水文預報技術已經成為防洪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防洪搶險工作過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防洪部門以及沿江的航運、供水等部門可以及時接收到水文預報信息,及時組織防洪搶險,就可以有效減少洪災帶來的損失。一般來說,預報洪水會提前兩天到三天,而且預報的準確度也比較高,通常由省、市逐級向下通知到人。發布的渠道也比較多樣,例如電視、網絡、電話咨詢等。如果洪水情況特別嚴重,那么相關的工作人員還會采用ORSEC手段,深入現場進行實時觀察。在某些危險地帶,還會使用直升機等進行全程監視。在洪水預報服務的支持下,可以根據當前的情況采取應對措施,并且公布洪水警示地圖。洪水警示地圖中通常會使用顏色代碼表現水文地理網絡,并且還要在其中標注洪水的危險程度和洪水的發展情況。在實際情況下,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水文預報,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實時監測洪水情況,根據氣象警示地圖和水位測量法的標準發出預警。
要想充分發揮水文預報技術在防洪中的作用,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在防洪工作中,應及早部署,有效落實各項汛前準備工作,對汛前準備和汛期測報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和部署。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可以確保后續水文預報技術能有效應用并發揮重要作用。
水文預報技術的應用與信息接收處理、計算機信息檢索等系統之間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實際情況下。另外,要及時完善收轉報軟件,保障水情信息傳輸的時效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相關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文預報工作的效率,從而更好地為防洪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水情,為預報信息的有效傳輸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結: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水文預報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改進,為城市的防洪搶險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實際情況下,應用水文預報技術可以更好地開展防洪工作,減少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因此,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文預報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使其為防洪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