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榕 余錫美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西供電公司,青海 德令哈 817000)
電網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電力線路,因為電力線路主要負責的是電能的輸送和分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一旦電力線路出現任何問題,就會導致整個電網完全斷電,嚴重的話還會對人的生命安全和機械設備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電力線路的設計工作必須得到一定的重視。輸電線路的整體設計可分為初期設計和施工圖紙設計兩個階段,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有線型的選擇、線路路徑的選擇,以及桿塔基礎和形狀的設計和選擇等。
設計輸電線路時,必須先確定所用導線,并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中所提供的負荷信息資料和所選導線截面,最終在對所在城市經濟總體發展趨勢進行綜合檢驗后確定。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在不管是居民的日常生活用電,還是各種行業的用電,都在不斷地上升,另外一些電力線路在設計過程中,很多企業還沒有對未來的發展做好合理的規劃,這樣電力線路就會在完成后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行的狀態。如此長時間超負荷運行,將導致整個電力線路中的導線損耗程度非常嚴重,而線路中的導線接線點也將始終處于發熱狀態,這將對電力線路的安全構成重大影響。因此在輸電線路中使用導線的確定過程中,除了確定導線的截面外,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導線。而且在選擇導線截面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截面較大的導線,因為截面較大的導線承受的負荷較大,這樣就能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平穩運行。
一是城市中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多少,這樣既保證了導線最大弧垂的計算精度,又保證了整個傳輸線與建筑物和地面之間的安全距離。二是要確定在一個城市里能夠達到多少最低溫度,以確保確定導線的最大拉應力,這也是測試導線最大拉應力的最基本條件之一。三是為了更好地計算導線安全載流量,你所在的城市月平均氣溫最高可以達到多少。四是當地城市風速可達多大,以確定導線、桿件等部分受力載荷具體為多少,從而避免因風速而發生安全事故,并確保導線與周圍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在安全范圍內。
輸電線路在輸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傳統的方式多采用人工巡線來進行故障查找,恢復供電時間慢,而且很難快速準確地對故障點進行定位,查找故障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在惡劣及復雜地形條件下,查找故障就更加困難,如果出現瞬時性故障,重合閘啟動成功故障消失,此時依靠人工巡查及目測故障點位置非常困難,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更不能保證供電的可靠性。
1.線路故障在線監測系統說明
該系統是為了準確定位輸電線路故障點,快速恢復供電而設計的。整套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傳感器、通信終端、后臺監控系統組成。數據傳感器通過實時在線監測輸電線路運行狀態,當輸電線路發生故障時,傳感器將數據發送給通信終端,通信終端將通過網絡將信息傳遞到后臺監控系統。該系統可以對輸電線路斷線故障、短路故障、單相接地故障進行報警。
2.在線監控系統與奧維地圖相結合的故障處理
在整個線路裝設故障在線監測系統后,當線路發生報警時,可根據告警信息結合奧維地圖查看該段區域的地理環境初步判斷事故性質原因。利用導航功能直達事故段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將該線路塔的坐標位置輸入奧維地圖,生成導航線路,直達事故點處理事故。采用這種維護模式,可以對整個區域的線路實現監控,避免了傳統模式下周而復始的線路巡查以及故障查找滿山跑的情況。
3.形成區域性供電網絡圖
通過以上方法,將該區域所管轄的輸電線路通過標記導入該軟件,形成區域供電網絡圖。同時,結合輸電線路故障在線定位監測報警系統,能夠對供電區域網絡實現監控、能夠把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能夠準確地判斷并處理事故。
總結:利用新時代的網絡技術打破了傳統的輸電線路作業模式提高了設計工作效率,提高了輸電線路跨越、征地、拆遷等工程量統計的準確性;實現了輸電線路工程路徑的可視化優選,過程直觀高效,改變了以往CAD平面選線抽象、粗略和煩瑣的工作方式;高效地實現了線路選線優化設計工作,能夠最大程度優化線路路徑,大幅降低工作量,提高選線效率;能有效減少轉角耐張塔,縮短線路長度,縮減工程投資;能降低房屋拆遷量及植被砍伐量,保護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線路維護工作能夠有針對性地處理線路故障,節省人力物力。在這種高效工作模式下將給企業、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