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德州市自然資源局德城分局,山東 德州 253000)
在全新檢測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針對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在環境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通過對各項地理環境信息和數據開展記錄和分析,并利用構建環境模型的方法,將環境數據利用圖形的方式呈現,增加環境監測數據的直觀性,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進而使生態環境恢復更快速和有效。
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系統,該系統能夠對人類生存區域相關的環境、資源等信息進行處理,其能夠利用計算機來高效管理這些數據。GIS系統將模型分析和圖形圖像作為系統基礎功能,這使其能夠對地理分布數據、地球表面數據以及空間數據等進行采集、分析、管理和儲存,可以說,地理信息技術是一種將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地理學、城市科學、測繪遙感學以及空間科學集合起來而形成的一種新興學科。地理信息系統具有高效處理海量數據,并靈活分析空間數據的能力,它通過對地理因素的把控,可快速地獲取用戶所需的關鍵信息,并依照不同的要求,轉化為圖形和圖像的形態,更加直觀地展示數據處理的結果。遙感技術,又被叫作RS技術,其被譯為遙遠的感知,這種技術能夠對目標事物進行遠距離、無接觸式地探測。利用這種技術能夠獲取與目標事物相關的所有信息,并且通過對這些獲取的信息進行相應地加工與處理,從而使人們能夠采取定性、定量方法來實現對目標事物的客觀描述。在遙感技術中,其涉及到傳感器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提取及應用技術、信息傳輸技術、測量技術以及目標信息特征分析技術等。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的結合,不但可保證穩定信息數據的來源,還可對環境信息進行實時地處理和監控,為環境整治、環境監測、環境調查等工作提供數據參考,對環境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土地利用情況調查也是我國能夠合理進行土地規劃的重要基礎,因此土地管理部門還需要加強對土地利用情況的重視力度。針對土地資源的總量大、變化頻率比較快等特點,也就需要做好土地資源的動態監管工作,從而實現良好的土地資源管理效果。在土地利用動態管理過程中,通過遙感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能夠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在區域可持續性發展條件下,還需要對土地資源穩定性以及土地利用率等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這也是保障生態系統穩定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土地資源在利用過程中會受到地理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等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還需要在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動態監管的作用,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地理信息系統本身,較好地集成了多門學科的最新的技術手段,像關系數據庫的管理、高效的圖形算法和網絡分析等,為空間分析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讓傳統復雜且難度系數高的空間分析工作變得較為簡單。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實現空間分析的基本目標,它具有較好的空間分析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空間分析技術,對專項數據庫里面的原始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確保相關用戶能夠獲得最新的數據,為空間決策提供最有力的數據支持。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三方面,它們分別是應用于土地評價、應用于地籍管理和應用于土地定級的評估中。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對土地所在的區域進行劃分,也能夠按照土地功能進行科學評判。按照傳統的方式,如果出發點不同,那么土地評價的項目也會存在差異。像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潛在價值進行評價,有些是按照當前的可利用率進行評價。
土地現狀調查也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只有確保了現狀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夠促進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土地資源效益的充分發揮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進行土地的現狀調查過程之中,可以積極采用遙感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系統,來對各種土地資源的實際分布情況以及使用情況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地理信息監測,這樣才能夠對各個區域內的土地資源利用和使用情況進行有效掌握,為后續的土地資源利用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撐。
總結:綜上所述,土地利用管理作為我國土地資源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其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獲得良好的土地利用管理效果,要求我國土地管理部門能夠借助遙感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動態管理,并且能夠實現土地現狀的有效調查,對于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