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世朝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北京 100031)
“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一旦違紀違法危害很大,不僅會給國有資產造成重大損失,而且對企業政治生態造成極大破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查處中管企業主要負責人多達15人。由于國有企業資金密集,“一把手”權力集中,但是企業各類監督未形成有效合力,導致“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屢有發生。實踐中,普遍存在對“一把手”監督難題,集中表現為“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下級監督難”。如何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需要整合各方監督力量,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使“一把手”始終置于監督之下。
(一)加強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上級對下級尤其是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上級“一把手”與下級“一把手”雖然客觀距離遠,但工作關系近,威懾力大,監督更容易到位。因此,上級“一把手”要注重了解下級“一把手”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狀況,多注意干部群眾對下級“一把手”的看法和評價,多聽取同級班子成員和下級班子成員對“一把手”的意見,經常與下級“一把手”溝通交流,發現不良苗頭或傾向及時咬耳扯袖、防微杜漸。
(二)加強上級紀委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上級紀委要把下級“一把手”作為監督重點,平時掌握了對下級“一把手”的反映,及時報告同級“一把手”;發現問題線索,及時規范處置。建立完善報告制度,要求下級紀委定期報告下級“一把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執行民主集中制、廉潔自律等情況。建立完善談話制度,經常性與下級班子成員談心談話,深入了解下級“一把手”的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建立完善領導干部插手重大事項記錄制度,發現“一把手”違規插手有關事項的,如實登記、嚴肅問責。加強對“一把手”八小時之外的監督,關注其“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發現異常及時跟進監督,提高日常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加強上級組織部門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上級組織部門要嚴把“一把手”選拔任用關,按照德才兼備原則,把政治品質硬、綜合素質好、作風形象優、民主意識強、廉潔自律嚴作為選任“一把手”的重要考量。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問責制度,做到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主持會議討論決定誰負責。改進干部考察方式,領導班子換屆時,可對整個班子進行考察,充分了解干部群眾對擬任“一把手”人選的評價情況。確定“一把手”考察對象后按規定公示,讓干部群眾來評議。完善落實任職回避、定期輪崗等制度,防止“一把手”長期在同一企業任職,減少被“圍獵”的風險,防止形成權力設租尋租的利益鏈。
(一)強化同級紀委監督。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對同級班子特別是“一把手”進行監督是黨章賦予的神圣職責。要緊靠黨紀條規和上級組織堅強后盾,增強敢于監督的勇氣、善于監督的能力,切實把黨章賦予的職責擔起來,發現“一把手”違規任性用權,及時提醒制止,并向上級紀委報告。推動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從制度上增強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同時,完善紀委考核評價以上級紀委為主的制度安排,推動紀委堅強履職。
(二)加強同級班子成員監督。破解同級監督難題,關鍵在常委會。同級班子成員長期在一起工作,日常接觸最多,對“一把手”的情況最熟悉,監督最有發言權。充分發揮同級班子成員對“一把手”的監督作用,嚴格執行民主生活會等黨內監督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以堅強黨性和責任擔當,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有問題就在組織生活中擺出來、說清楚,形成相互幫助、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的良好風氣,促進黨內生活和黨內關系正常化。
(三)完善權力清單制度。“一把手”監督難和難監督,主要是權力集中。要科學配置、合理分解權力,形成有效制衡機制,推進權力公開運行。落實“不直接分管制度”,把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權力進行有效分解,讓“一把手”把主要精力用在掌控全局、宏觀把握以及加強對相關決策執行落實情況的監督。落實民主集中制,完善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和落實機制,明確“一把手”的權力行使依據、范圍界限、運行程序,創新民主決策機制,壓縮權力自由裁量空間,防止“一把手”權力運行脫軌或異化。
(一)強化職代會民主監督。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基本方式。要不斷充實職代會內容,把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等重大事項納入職代會民主監督內容,充分保障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審議權、監督權,促進職代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提高職代會的工作水平和質量。同時,加強對職代會決議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完善工作報告、通報等配套制度,確保決議落實到位。
(二)推進黨務廠務公開。黨務公開和廠務公開是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對權力運行進行監督的有效途徑。要積極引導各級黨組織堅持以貼近基層、貼近實際的方式,推行黨務和廠務公開,除國家法律規定不得公開,或確屬市場競爭所必須保守的商業秘密外,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職工權益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都要依法依規進行公開,為職工群眾民主參與管理和決策提供便利條件。
(三)拓寬職工群眾監督渠道。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作用,拓寬和暢通職工群眾參與監督的渠道,通過設置舉報信箱、電子信箱、職工意見箱等方式,廣泛征求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回應職工群眾關切,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監督的積極性,真正把“一把手”置于廣大職工群眾的全方位監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