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詩平
(貴州省興義市第十中學,貴州 興義 562400)
通用技術是新的實踐性極強的科目,高中院校開設該課程旨在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其個人發(fā)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革故鼎新,化“灌”為“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效性與趣味性兼?zhèn)涞恼n堂。本文主要從興趣、生活、實踐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興趣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可以以興趣為主導,導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力度。目前來看,部分學生受應試心理的影響,對通用技術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將通用課堂視為無用課,寧愿花時間刷題,也不愿意學習該課程,長此以往導致該課程教學陷入困境。對此,教師可轉變教學思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導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一節(jié)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導入相關內容,如石器、青銅器、鐵器、蒸汽機、電燈、計算機等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相關知識。教師在知識產權相關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北京音樂廳前總經理錢某在任職期間申請了“打開音樂之門”文字商標,五年后,其離職。在其離職后該公司利用相關商標進行經營活動,于是錢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然后教師讓學生判斷這個案例中北京音樂廳侵犯了錢某的什么權益?然后再引出商標權的相關內容,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生活是一個大型的舞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能夠達到推波助瀾的教學效果。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從生活這個角度進行通用技術教學能夠為學生搭建理解的橋梁,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積極作用。
例如,教師在控制系統(tǒng)相關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區(qū)分控制器與執(zhí)行器的概念,可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如同學們小時候經常玩玻璃球,如改變方式,用筷子夾玻璃球,那么整個玻璃球就被筷子控制,這種情況下玻璃球和筷子分別扮演什么角色呢?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引入垃圾桶,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桶有兩種,一種是腳踩式,一種是桶蓋式。前者的設計原理較后者更為復雜,需要腳踩踏板才能帶動中間的連桿機構,進而拉動桶蓋開啟,如果將腳移走,那么連桿又落回到原來的位置。通過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畫出腳踩式垃圾桶桶蓋開啟控制系統(tǒng)方框圖。此外,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可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其學習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將實踐放到核心位置,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一步提高其動手能力。學生通過實踐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能夠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新知識,這種情況下也有利于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教師在模型的制作相關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鼓勵學生設計模型,并進行制作,最后每組派一名代表說明設計理念。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要鼓勵學生秉持環(huán)保的理念,如在制作澆水壺過程中,可讓學生利用廢棄的塑料瓶制作,在瓶口扎眼,然后向瓶中倒水,噴灑。其次,教師可讓學生繪制設計圖并依據設計圖制作模型,如在木材模型制作中,可根據設計圖在木材上劃線,然后根據線進行鋸割、切削等加工。學生制作好各個部位的模型后再進行裝配。再次,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意圖給模型外層上色,同時還要檢查其結構穩(wěn)定性與實際功能。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檢驗結果進一步更改設計,最后定型。教師可讓學生選擇多個設計主題,如多功能文具盒、多功能抽紙盒等,通過引導學生實踐提高其動手能力。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還可引入評價機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總分為10分,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給其他組設計作品評分,各組評分所占比例為40%,最終由教師為各組評分,所占比例為60%,將各組分數(shù)的平均分與教師評分相加則為該組的最終評分。
高中院校開設通用技術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客觀來看,通用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目,其于學生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均有積極意義。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秉持生本理念,從興趣、生活、實踐三個方面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