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梅秀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廣東 韶關 512700)
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地位,有著絕對的權威。教師為尊,學生不得忤逆的思想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不知不覺中就會居高臨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就需要摒棄固有的思想,把學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去包容學生、理解學生。
例如:為了課上更好地為學生講授知識,通常我會提前到教室做準備。有一次我到了教室,學生玩的正開心,坐在前排的學生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深藍的墨水正好撒在了我的白鞋上。當時整個班級都安靜下來了,肇事的學生膽戰心驚地看著我,眼淚都要流下來了。看到學生的表情,我才知道學生原來是何等害怕“侵犯”我。對此,我沒有先擦鞋子,而是耐心安撫學生讓他不要害怕,我知道他是無心的。待學生不再畏懼后,我又接著教育學生以后盡量去操場上玩,教室內有桌椅板凳,可能會傷到他們。在我的理解包容,又耐心開導下,學生們慢慢不再害怕我,不僅主動和我打招呼,還會邀請我和他們一同玩游戲。
這樣,學生在心底隱藏的并不都是對教師的敬畏,也有對教師的愛。教師愿意走下神壇,多和學生交流溝通,學生也是非常愿意打開心扉和教師分享自己情緒的。小學生思想還不成熟,他們的很多想法可能都很幼稚,這個時候教師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不能否定他們的觀點也不能表現出不耐煩。只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才能真正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對于一些成績不好或者調皮搗亂的學生,教師恨鐵不成鋼,難免會有疾言厲色的時候。這就導致班上的一些后進生,面對教師時十分膽怯,就像老鼠看到貓。課下只要看到教師的影子就會提前躲起來,根本不可能和教師做朋友,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改變學生這種思想,讓學生明白無論是社會生活中還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主體,教師在對后進生進行教導時,就要注意不能用嚴厲的呵斥之詞去指責學生,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站在平等的角度采用開導加鼓勵的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例如:我班上有一名后進生,平時成績不好還經常騷擾同學,為了改正他這些不良的習慣好好學習,最開始我經常批評他。后來這名學生雖然不騷擾同學了,也老實了很多,但是卻變得很內向,成績更加不好了,每次面對我都不敢抬頭異常膽怯。看到學生的反應,我明白我傷到了學生脆弱的心靈,于是我改變了教學方式,不再一味指責班上的學生。面對這名后進生時,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他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心地善良畫畫很好,我便鼓勵學生他的圖畫很漂亮,而且建議學生可以填充不同的色彩。在我的善意和愛中,學生慢慢地不那么怕我了,他也愿意和我分享一些想法,對于他的想法,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我都會耐心地聽完,然后站在朋友的角度替他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學生終于明白了我對他是真心關心,之前的批評也是恨鐵不成鋼,盼望他成才。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作基礎,學生不僅性格重新開朗了起來,還對我教授的知識充滿了興趣,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可見,教師不但要學生真正接納自己,而且還要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學生感知到教師的善意,才會真正改變對教師的看法,愿意和教師平等地進行交流。
在學習生活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友好相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但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對于小學教師來說,教授學生知識,讓學生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才是重點教學內容。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不管師生關系如何改變,學生永遠都是向教師看齊的。良好健康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耐心聆聽每個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學生把教師當成一個知識淵博的朋友,渴望和教師建立平等的友誼,遇到問題愿意找教師解惑。如果教師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那么在和學生打成一片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失去對教師應有的尊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樣學樣,如果教師這個榜樣不好,學生就很難成為品學兼優的人。因此想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必須注意自身修養,豐富自己的學識,努力健全為人師表的品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讓學生愿意主動和教師分享一切。
教師不僅需要完成課堂教學內容,還需要備課,批改作業,對后進生進行心理輔導等,所以每個小學教師的工作都非常繁重。需要忙的工作太多,課后教師的主場地就是辦公室,根本沒有時間參與到學生的生活中,這也是導致師生之間無法友好相處的一個原因。想讓學生了解教師,讓學生明白教師和他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師就需要走出辦公室,參與到學生的生活中。小學生活潑好動,都喜歡玩游戲,為了和學生增進感情,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和學生一起做游戲不僅能緩解工作的壓力,還能讓學生更快地走近教師,和教師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生的喜惡非常明顯,他們如果喜歡任課教師,就會努力學習知識,如果不喜歡任課教師,學習態度就非常消極,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多和學生溝通交流,贏得學生的敬愛。
良好的師生的關系不僅能促進學生學習知識,還能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素質教育打下堅持的基礎。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形式主義,用發自內心的愛和責任去真誠地和學生相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從而主動敞開心扉和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