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紹彩
(江西省南昌市江安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生活化教學的合理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對理論知識的陌生感,可以將音樂高效課堂構建起來。但是在當前的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教師沒有將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實質感受到,只是為了生活化教學而將教學內容生活化,所以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學生也沒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針對這一情況,下列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音樂課堂的開展說白了就是音樂形式活動的開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一實質將具有生活化氣息的音樂活動開展起來,比如創設出生活化情境,借助其讓學生將音樂活動中的蘊含著的音樂知識感受到,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讓學生獲得對音樂知識的感悟【1】。
例如在教學《唱臉譜》的時候,教師要知道,很多學生是聽過臉譜的,但是并沒有觀察過臉譜,所以在看到歌曲的時候,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但是腦海中無法形成臉譜的具體形象,更沒辦法理解我國的國粹。鑒于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將不同樣式的、不同的表現形式的臉譜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觀察的內容有臉譜的形狀、色彩的觀察,通過其學生可以將所表達的人物形象感受到,并將生活感受和歌曲表達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臉譜進行臨摹,借助其將學生對音樂和美術的感官體驗進一步增強,讓學生對綜合藝術的審美意識、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增強。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氛圍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同的人在聽到同一首歌的時候會獲得不同的感受、體會。由此可見,音樂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充滿不確定的學科,所以其是沒有標準的答案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獲得一定的感受,使抽象的音樂理論知識充滿情趣和意境,從而有效地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做的是選擇生活化的內容。
例如在教學《走進非洲》的時候,教師要明白,教學這些內容的目的為:讓學生通過欣賞非洲舞蹈、學習非洲舞蹈,對非洲文化藝術產生一定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將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有效地感受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將《當太陽降落》這首南非民歌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mv對音樂進行聆聽,對舞蹈進行觀看。在播放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觀看完后獲得了怎樣的感受。緊接著,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引導,讓學生對自己所熟悉的同類型的中國的歌曲進行對比,并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將舞蹈進行改編。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音樂知識得到了有效地豐富,學生也加深了對民族音樂的了解。
在傳統的音樂課后練習中,學生需要對課堂上所學習到的歌曲進行反復的演唱,教師所關注的是學生能否將歌曲演唱準確,完全忽視了學生是否理解了歌曲,是否有足夠的表現能力。鑒于此,教師需要將生活化聯系設計出來【2】。
例如在教學完《讓世界充滿愛》后,學生已經將演唱的技巧掌握了,所以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以自我意愿為基礎進行分組,小組的人數為8人。每個小組需要編排一個歌舞,歌舞的主題為“愛”。在小組合作編排歌舞的過程中,舞蹈基礎較強的學生會將舞蹈部分進行承擔,而對樂器有研究的學生會將樂器運用起來,彈奏不錯的學生會進行配樂。在這樣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將自己展現出來。而在課堂表演中,教師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學生當評委,對表演的小組進行打分與評價,同時讓學生對自己的小組和其他的小組進行對比,說一說有怎樣的優點、差距,最后將最佳表演小組評選出來。因為這是一個競賽活動,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有效地被激發出來,每個學生也能通過表演將自我表現能力提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是推動音樂課改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上述提到了三種簡單有效的生活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創設生活化情境、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設計生活化練習,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對綜合藝術的審美意識得到培養,才能有效地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有效地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增強,才能進一步地推進音樂課改。不過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并不止上述提到的幾種,教師可以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探究,直到找到最適合本班級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