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霞
(新疆阿拉爾第一師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歷史的學習主要是為了保證學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史前和過去發生的具有影響力的事件,而且還能從這些大事件中找到一些對當前社會發展具有借鑒意義的文化政策和相應的改革措施。這也是該階段歷史學習需要注重的問題。
歷史的學習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兩個主要層面去看待過去發生的事件,因此從這兩個維度去看待某一事件不僅可以將該事件的經歷時間和自己對社會主體思想的影響立體展現出來,還可以將其關聯事件串聯起來,這也是歷史教學需要讓學生學會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在具體的學習上,學生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對一些歷史事件的分析缺乏科學全面的認識,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需要借助一些歷史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因為圖片所表現的信息模式與文字展現信息有較大不同,其主要體現在不同的信息媒介載體上,因為圖像可以較直觀或真實地顯示一些歷史人物的面容和歷史事件發生的情形。這對于學習研究歷史的群體而言,顯然是格外寶貴的,因為圖像的呈現其實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
圖片作為較珍貴的歷史資料,不僅可以從中了解一些歷史事件的發生,還能夠更加細致全面地對相應時期人們的生活環境和行為動作進行了解,這對于具體的學習有極大幫助,比如在學習清末民初的社會現象時,學生可以通過該時期一些珍貴的照片找到一些社會轉型時期的蛛絲馬跡,同時也可以基本通過圖片中普通民眾的穿衣打扮以及成年男子發型的變化了解這段時期社會主流風俗的變化,因此歷史的學習也會更加透徹,并且學生對這段時期的歷史革命所帶來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也將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認識。
所以,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圖像資料的存在一方面是歷史遺留的存在方式,同時也是記錄社會興衰變化以及文化遷移的載體;另一方面,圖像可以作為研究學習歷史的媒介,其自身既是信息的發出者,同時也是信息保存的一種方式,因此圖像的意義其實不是簡單的圖像展現那么簡單,而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和技術進步的展現形式。
由于圖像主要分為繪畫和照相兩種主要形式,因此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照相機發明之前,歷史圖像的表現其實都是由畫家通過繪畫將自己所見所聞的情景描繪出來,因此這對繪畫者的繪畫水平有極高的要求,同時這種形式的繪畫對繪畫者繪畫所用的工具和其心態也有較高的要求,這種非現代的繪畫手法是有諸多局限性的,因此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不論是西方的油畫圖像還是東方的水墨畫都是圖像的一部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這些歷史圖像結合產生的時期進行教學,比如郎世寧的《平定大小合卓叛亂》這幅乾隆時期的畫作,用非常形象的手法再現了200多年前清朝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伊犁將軍較強的軍事才能。
教師通過歷史課本上圖文并茂的講述再加上對這幅圖的講解分析,不僅可以讓學生對1762年的這次叛亂有了深刻的認識,還能了解到18世紀中期我國最后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進一步認識,同時也可以基本對這段時期的清朝疆域版圖和政治、軍事政策有初步了解,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可以彌補許多歷史知識的欠缺,還可以通過教師對相應圖片的講解對照分析,比如圖片《乾隆下江南》這幅畫作繪于清朝乾隆時期,從這幅畫中出現的密集人物以及繁華街道,學生不僅可以初步了解到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帝王出行的排場和當時江南的繁華景象,并且不禁對盛世后的衰落表示擔憂,這也是在開始學習中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分析的重要教學部分,但是單從以上兩幅畫作的表現手法來看都是為了展示該歷史時期強大繁榮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力量。因此,歷史的圖像教學主要是從對影響歷史進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作為分析相應圖像所展現出的歷史符號。
總體來看,初中階段歷史教學的圖像內容運用主要是為了保證在具體的歷史學習中,學生可以全面細致地分析相關歷史現象并且可以通過這些歷史現象對相關聯的歷史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等方面的歷史內容進行對比聯動分析,而圖像的出現只是為了成為學習研究初中歷史的重要工具和參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