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美紅
(河北省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族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2160)
在當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是擺在每一個小學體育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我認為應該充分運用興趣化和游戲化的教學方法,科學地提高學生的各種身體素質。
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躁,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
例如:在《我是百變人》游戲活動中我們為小學生提供了五顏六色的圈兒,讓小學生自由選擇后分散玩,教師觀察小學生的玩法,在分散活動中小學生非常的有創意,想出了許多的玩圈的方法,有的用來當方向盤開車玩,有的放在地上跳,有的滾圈玩,有的套圈玩……當小學生盡情的玩耍后,我們讓玩得有特點的小學生來介紹玩法,組織小學生進行練習,或將好的方法告訴其他小學生,引導他們自己進行練習。隨后,啟發小學生思考利用輔助物玩,或改變人數進行小組活動。這樣分散集中交替進行,不僅能調控小學生的運動量,還能體現小學生在前,教師在后,以小學生主動活動為主的原則,小小的一個圈,鍛煉了小學生走、跑、跳、投、鉆爬等各種運動技能,開發了小學生的運動潛能,讓小學生充分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運動是沒有止境的,我讓孩子們把游戲帶回家,和家人一起玩一玩,并記錄下更多的玩法。來自于小學生的東西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所以在組織活動時,不要讓孩子在教師預設的活動中隨著老師轉,而應立足于小學生與材料本身,大膽地放手,教師做活動中的協助者,總結者。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的各種機能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五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我省中小學生在耐力、柔韌和力量素質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體育課,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體育教學應重視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少年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兒童各年齡階段都可進行力量練習,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與成人有區別。少年兒童時期,由于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還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調,加之少年兒童長度的發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引起關節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少年兒童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所以,小學階段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少年兒童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和間隔的時間。另外,在固定跑臺上練習跑步時,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不宜采用。
耐力素質在少年兒童身體素質自然發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節。目前我省小學生耐力明顯下降,令人十分擔憂。體育教師不能不進行耐力練習,但也不要過多地進行耐力練習,耐力練習應作為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計劃之中,但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時間,以便發展耐力素質。
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展有關。靈敏是一種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展。
少年兒童關節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素質發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如年齡小做體操“橋”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韌性差,而是軀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體素質雖然是通過人體各種基本活動和動作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體內在綜合機能的集中反映。對少年兒童來說,機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單一的練習會造成機體發展不均衡,體育教師應采用全面發展的身體練習,以利于他們身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身體素質上做文章,進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