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
(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四川 內江 641000)
在國外的教學中,十分重視課堂的教學設計,甚至有教學設計的公司。近幾年,在我國新課標的改革下,課堂教學設計也得到重視,但由于教師水平不同,課堂的教學設計也有好有壞。為了能給學生們展示最好的課堂教學設計,于是就要求教師要反復斟酌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不斷改進,學會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那么如何在初中階段優化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呢?我認為分為一下三點: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敲門磚,有了興趣,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才能更加的輕松愉悅,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眾所周知,在初中的課程中,語文課往往是最枯燥無味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呆板的教學設計,機械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提不起興趣。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學會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愛上學習語文。優化教學設計第一點就是要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呢?先就是要創設教學情景,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在學習中有參與感,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更加主動的學習。
現如今科技技術高速發展,多媒體逐漸走進課堂,多媒體教學也成為教師講課的主要工具。語文課堂利用多媒體,使教學過程呈現出聲情并茂,情景交融,妙趣橫生的情景。例如,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單一的教學設計,會讓學生漸漸覺得枯燥而走神,課堂效果就變得差強人意。所以為了能一直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一下老舍先生的生平經歷,讓學生了解作者,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寫作品時帶有的思想感情。還可以給學生們以圖片的方式,展示一下濟南的冬天,讓學生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老舍筆下的濟南。通過多媒體,可以讓單一的教學設計變得多元化,有利于教師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設計的條理不清晰,想把更多的設計加進去,想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設計十分新穎,可到最后往往出現次重點不明確,在知識點中來回跳躍,讓學生對本節課沒有產生一個清晰的條理,從而學習起來是云里霧里,導致學習效果不好。既然會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完成后,要不斷地揣摩,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一堂成功的課,要有一條清晰的條理,這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教師要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次重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將它們有條理地分布在教學過程中去。二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本節課要了解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只有將這兩個部分的條理捋順清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世說新語》兩則時,教學內容首先是讓學生們了解《世說新語》這本筆記小說集,其次是通過學習本文掌握一下重點文言字詞,最后是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探討來理解文章表達的道理。通過這樣有序的條理,讓學生們在學習本文前,心中就有了一個大概的學習綱要。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這篇課文了解古人的一些謙詞、敬辭,因為本文中有許多的謙敬副詞,可以以本文為基礎,給學生們科普古人的稱呼。要學生理解的是本文的主旨,要掌握的自然是文中的一些重點文言字詞。通過這樣兩部分劃分,學生對課文學習起來則會更加輕松,學生們在回答文章主旨的問題上,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初中的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所以不少學校為了學生能在中考中發揮出一個好成績,在初一初二就將初中的內容全部學完,留出初三的時間來給學生們復習。這樣做對于中考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會出現,教師為了趕課堂進度而加快講課速度,而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的云里霧里。所以為了能有更好的課堂效率,教師在優化教學設計時要將課堂教學設計的更加和諧。教學設計的和諧是指節奏的和諧,教師在講課時,要學會在拋出問題之后,留下充足的時間來讓學生們有一個思考和“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開動大腦,發散思維,主動去解決問題。要留給學生感知教材,聯想問題的余地,讓學生有吸收知識,消化課文的能力,聽課不再是簡單地聽教師講,而是在教師生動的講授過程中,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本上不再是雁過拔毛,而是深入淺出的理解課文的主旨。
在教學設計的節奏上,教師要把握一個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不僅會浪費教學的時間,還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文言文時,對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學生讀第一遍可能讀不懂。這個時候教師不要急著開始講課文,而且要帶領學生們讀課文,先將文中的生僻字、通假字解決,這樣學生在理解時會更加容易。帶著學生們讀過兩遍課文后,要趁著學生此時對課文的熟悉程度較高,及時帶領學生們學習課文。開始講課文之后,這時候就要求教師要放慢速度,給學生們消化和理解的時間。當教師講完一部分之后,這時候不要著急進行下一段,而且及時鞏固剛學習的一段,有條件還可以讓學生們當場背誦,因為剛學完,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通過這樣快慢快慢的和諧節奏,該快時快,該慢時慢,快是為了不讓學生們產生倦怠感,慢是為了給學生們留下思考和“悟”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和諧的節奏也是優化教學設計的一種表現。
優化課堂的教學設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探索中不斷改進、不斷優化自己的課堂設計。教師要更加重視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給學生們呈現出更完美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