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曉英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東佃莊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小學生語言能力,促進學生漢語言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學活動。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教師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并從小學生的寫作學習弱點入手,利用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對于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作文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學目標錯了,作文教學活動必然會走向歧途。受到功利化教學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認為作文是小學生在考試中拿高分的關鍵,因此,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成績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新課程改革重視教學活動對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教學改革要求背道而馳的教學目標,無疑影響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效。
作文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讓小學生感覺語文作文學習過程十分舒服。但是,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堅持利用落后的教學方法組織小學生進行寫作學習。教師讓小學生根據范文進行改寫與仿寫,剝奪了小學生創造思維形成權利。單一的教學方法,讓作文學習活動的樂趣大幅度下降,也影響了學生個人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教師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很難自己開發出正確的寫作方法。
小學生正處于語言能力開發的階段,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字對他們來說都已經不太容易,寫作就更難了。小學生的年齡小,身心發展尚不健全,對于社會的認知能力弱,無法對過多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限,加大了作文教學的難度。教師需要更多地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設計作文方法與評價標準。
過高的要求,會加大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徒增教師的教學煩惱。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適當放低寫作學習要求,能夠幫助小學生消除寫作學習心理障礙,讓寫作教學活動更加高效地開展。對于不同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考慮他們個人閱歷以及語言能力的不同,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教師要設置最基本的寫作學習目標,就是用漢語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要小學生能夠將字組成詞,將詞連成句,寫作教學就是成功的。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則要要求學生用語言將一件事描述清楚,讓文字表達具有邏輯性。不同的教學目標,對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效性提高的重要保障。
豐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入手,結合新的要求創造新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法,是一個新興的教學手段。將生活化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小學作文教學難度的降低,更能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寫作素材。
比如在以“我的家鄉”為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下自己所拍攝的照片,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自己的家鄉。之后,教師再讓小學生描述一處自己最喜歡或者印象最深地方,調動小學生思維運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寫作素材的豐富。從小學生的生活中攫取寫作素材,會讓學生的寫作過程更加自然,更加輕松。
教學評價,影響著學生的寫作學習態度。教師要改變以自己為主體的教學評價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活動中。有效的作文評價,能夠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寫作不足,積極去改正,去提升。打破學生寫作,教師評改的流程,讓學生開展自評與互評。
在一次互評中,一位學生說同伴作文中用了許多成語,像“樂于助人、五彩繽紛”等。在這樣的互評中,小學生能夠發現他人的優勢,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從他人的優勢中找到自己提升的方法。而學生的自評,能夠讓學生更加細心地去回憶自己的寫作過程,客觀認識自己在寫作學習中的表現。教學評價的多樣化,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小學生的寫作學生積極性。
綜上所述,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解決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需要教師加大教學創新,更新個人教學思想。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將新的教學思想與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精華加以結合。給小學生打造不同以往的課堂活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促進其寫作實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