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芳華
(四川省閬中師范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就如《論語》中所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于學校教育來說,教師和學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承擔著“傳道受業解惑”的職責,而學生則是知識接收、學習的對象,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課堂和日常的教學互動實現了知識的代代傳承,進而實現了文化和民族發展血脈的源遠流長,從根本上促進了一個國家各方面的發展。而作為一個教師,從教育的深層次角度來說,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學”,我們知道學校的職責定義是“教書育人”,教師是實現這一職責的媒介,但從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來看,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具備專業素養和各方面技能的人才,所以在教學環節中教師不是最關鍵的所在,學生才是。就如教師之間所具有的共同教學認知“教師有能力,不如學生會學習”,雖然這句話有一定的夸大學生成分,但是從教學實踐結果來看,教師作為知識的媒介,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固然重要,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學習能力、方法的培養更為重要,不僅僅是關系到學生當前學科成績的高低,更是關系到學生未來長久的工作和生活中自主學習、進步的可能性大小。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首先強調的教學理念就是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據此創新出一系列的教學模式,就如本文中我們所探究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
所謂自主探究,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依賴自己的能力去鉆研去開發,而不是只跟著教師亦步亦趨,思想上“好逸惡勞”。本文中我們聚焦的是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一方面,對于中職學校的教育來說,實行探究式教學模式更為迫切,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源于高考落榜生,所以本身在學習方面就容易存在被動學習的問題,缺乏興趣、缺乏對應的學科思維,更缺乏主動思考的積極性,這就導致中職學校學生不僅是在數學,更是在各類學科的學習方面產生連鎖問題,所以更加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探究式教學去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塑造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從數學這門學科來說,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一大要務,而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主動開動腦筋,并且學會靈活思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而達到用“已知”解決“未知”的目的,而探究式教學恰好針對數學等客觀性學科開發思維層次和思維靈活運用能力的要求。所以,綜上所述,本文中我就結合自身作為中職教師的職業經驗,結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等教學理念,談談我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方面的看法和建議。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在數學學習方面最核心的表現就是“懶”,所以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下,我們首要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思維,從課前學習上入手,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首先,在課前,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知識預習出發,先讓學生習慣于主動學習,并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因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相對于普高學生其在知識學習方面的缺漏處較多,總體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預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先通過制定導學案,或者定向的布置預習任務入手,讓學生在課前就帶著任務去預習上課需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在被動狀態下,習慣于課前的主動學習,慢慢得讓學生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進而結合課堂教學逐步讓學生發現主動預習的效果,從而形成學生自組探究的順利開端,為良性的學習循環奠定基礎。
其次,中職學校也是大多數學生中考失利之后無奈的選擇,所以在學習上自然而然的會產生信心不足,積極性不足的情況。所以我們要想做好自主探究,也需要在知識預習的一起開始就讓學生慢慢積累起動力。光靠任務布置短時間內會有效果,長此以往自制力差的學生就會開小差,那么在課前預習環節我們就可以本著因材施教的理念,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一般是兩到三個人一組,學習水平大體相同,性格方面互補,從而實現課前預習方面的相互督促和激勵。
課堂是學生知識學習最核心的陣地,所以課堂教學也是教師權利發揮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效果的機會,通過課上的自主探究,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在課堂探究模式實踐方面,我們關鍵要在預習分組的基礎上,做好課堂探究小組的組合。數學探究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所以探究小組不宜人數過多,也不宜過少,從教學實踐來看,六人左右的小組最為合適。那么在課堂探究的分組方面,我們需要采取不同于預習小組的劃分,用優劣結合的方式,實現小組內部學生能力的互補,同時實現小組之間能力的均衡。從而站在探究過程中實現小組內的以優帶劣,同時也實現小組間的良性競爭,真正激發學生能力。
其次,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我們還要針對探究的內容作出合理的規劃,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和發言自由。前者,主要是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給出合適難度的問題,避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一面倒的受挫,反而打擊學生信心;后者則是讓學生暢所欲言,實現思維的自由發散,進而鍛煉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
再次,在課堂上的自主探究當然也不局限于集體形式上的自主探究,我們還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個體自主探究能力的激發。例如以開展探究小游戲的形式,結合所學知識點,列出一道例題,較之基礎稍微增加難度,讓學生自主探究,以課堂隨測的方式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解題,并上交。一方面,我們可以在激發學生探究動力的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還可以實時地掌握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反饋。
總之,數學往往是大部分教學階段和教學形式下的難學科目,尤其是對于職業學校學生來說,即使相對于普通學校降低了學習難度和要求,也避免不了學生學習上的挫折出現,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教學內容和方法方面做好改革和創新,從而保證知識傳輸的順暢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力的增長,最終幫助學生翻越“數學”這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