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重慶市綦江區古南中學,重慶 綦江 401420)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尚未形成系統化的理論框架和規范化的操作流程。雖然盡管有的學生從小就在接觸和操作信息技術類的設備,但是尚且停留在娛樂消遣的層面,缺乏學習系統知識、合理操作設備的專業性和規范性。因此,作為學科教師的我們,必須要針對信息技術的一般教學原則、目標來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運用有效的方法來構建學生完整的理論和運用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精神與發展意識。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教學內容、教師教學目標和計劃的有效反映,特別是針對信息技術這樣一門特征突出、形式特別的學科,教師更需要做好情境創設工作,幫助學生逐步了解它的特征優勢,掌握個性化的學習技巧。
信息技術教學的場所主要分布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學生最常學習的教室,另一個則是計算機機房。在教室教學中,教師主要能夠開展的是理論知識的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合理地用好互動活動、多媒體、講解語言等趣味生動的載體來克服教室環境的單調枯燥,為學生創設立體、有趣、直觀的教學情境,增強理論部分的趣味性、情感性和生活性。在機房教學中,教師主要的工作是引導學生用好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操作的技巧。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自主操作、實踐探究的機會,并結合計算機游戲、多媒體創作等來創設實踐化、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牢牢吸引學生的眼光和注意力。
信息技術的知識相對來說是專業化和抽象化的,而且計算機程序分支眾多,網絡頁面中涵蓋的要素多、要素分配的位置差異性大,所以學生憑教師的語言描述很難準確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再加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需要了解動態的操作過程,光憑教師的模糊講解也很難將一個完整的操作過程解釋清楚。這就使得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形成一定的講解流程,從細節出發將每一個過程要點講解清楚,并通過創造和準備有效的畫面、視頻和流程圖資源等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舉個簡單例子,教師在教授學生“獲取圖片”這一課時,可以先在課前將從網上下載圖片的每一個步驟截屏保存下來,然后再給學生分析如何找圖片、另存圖片、更改名字或者儲存格式的時候,再一一按照截圖中的指示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具體清晰地看到鼠標所指的項目,掌握圖片下載的基本流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遠程教學的優勢,在學生計算機上開一個教師教學小窗口,讓學生跟著自己一起來操作,從而提升學生計算機操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并不是最終歸宿,學生要想掌握牢固的信息技術知識,還必須充分利用好上機操作的機會,在計算機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感知力。首先,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工作,培養學生的上機意識和上機動力。教師要有意識地將自己放在與學生相同的高度,以平等親切的態度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實踐,讓學生體會到只有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才算將學科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儲備。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造針對性的綜合實踐運用機會。譬如在學習完制作PPT的理論和操作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以四大發明為主題,操作軟件設計相關的PPT來介紹四大發明,從而幫助學生在創作中熟練掌握相關應用的操作要點,熟悉網絡素材收集、儲存和整理的主要技巧。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將理論知識實踐化,并在上機操作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實踐運用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處往往隔著一臺電腦設備,不能像普通的教學課堂那樣時刻開展面對面的交流和教學。這就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歸屬感也無法像一般的學科學習那樣強烈,從而導致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效率難以保證,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難以建立。但是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提出,我們教師不能再繼續無視這種情況惡化,而要積極做出改變,重建互動氛圍熱烈、課堂交流頻繁、師生關系緊密的高效教學課堂。
首先,教師要從信息技術不可避免的屬性特征出發,將電腦的阻隔轉化為提升互動效率的優勢。教師要充分用好計算機上面的管理、發言等程序,鼓勵學生有問題就直接點擊計算機上面的“舉手”圖標發問。或者用好教學小窗口,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會面的橋梁。其次,教師要積極改造和克服信息技術教學的不良屬性。教師要積極創造與一般教學課堂相同的優勢,合理分配時間與內容,主動與學生開展問答交談,并在學生自主學習、上機操作的時候積極走動,給學生指出操作中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
在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中,教師不應當過分給予學生學習的壓力,或者對學生提出極高的要求。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做的是以趣味啟發學生學習,讓學生逐步形成想學、會學的信息技術學習特征。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課程教學的時間,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而要為學生留出一定的娛樂休息、自主探索機會,既幫助學生從散漫的學習狀態過渡到系統的學習過程,又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精神。教師可以不時地給學生留出十分鐘左右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自由地上網或者玩小游戲,提升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熟練程度,擺脫教學的嚴肅感。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不是一門單純的理論性學科,教師講得再好,學生記得再牢,如果沒有經過上機操作和實踐檢驗,那么這些知識就始終是無法流動的文字。從信息技術的基本學科屬性來看,學生掌握熟練的操作技巧與豐富的理論知識同等重要。因此教師必須要始終堅持理論講解服務于操作提升,理論分析與上機操作共同進行的教學風格,幫助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打基礎,在操作練習中找漏洞。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在信息技術方面快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