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穎
(河北省涿州市義和莊中心學校,河北 涿州 072759)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普通小學。在校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家庭,父母的文化素養相對比較低,這就形成了農村特有的家庭教育環境。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或過于死板的管教,尤其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分的關注,而忽視對他們的道德思想的教育。根據調查,我校約93%的家長目前認為學生的成績是最關鍵的。學生受家庭影響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馬虎,上課隨便說話,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學習用品隨意放置,做事無條理,丟三落四,過分依賴父母,在沒有父母、老師的督促下不認真寫作業、不愿學習。學生無論是在學校或是在家里,他們做事不計后果,該帶的作業、學習用品忘帶,還把錯誤怪在父母身上。由于我校是農村小學離農田很近,孩子們每年們的春天都會到西瓜地里破壞農民的辛勤勞動。比如破壞薄膜,損壞瓜苗。每年春天都會有老百姓來學校找我們賠償損壞的事件。這些問題的出現,雖然只是一些小事,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使學生習以為常,影響到孩子們最基本的素質的養成。我們認為,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除了與家庭教育有關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現在的小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會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這是維持社會秩序發展的必要條件。
對于在校小學生來說,需要遵守的紀律和規則有很多,有些是為了保障安全而制定的,有些是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制定的,還有些是為了維護正常教學秩序而制定的……這些規章制度雖然制定得合情合理,但對于天性活潑好動的兒童來說,遵守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作為班主任老師,如果總是讓學生處在被要求、被管理的環境中,被迫建立秩序感,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業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由此可見,應該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覺自愿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行為準則,在自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快樂的校園生活。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以下幾點:
小學階段的兒童,心理內部穩定性較差,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敏感性,有較強的自尊心和自主意識,但同時又缺乏自控力和耐受性,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受到批評時容易沮喪,好的習慣難以堅持。因此,教育這一階段的兒童需要教育者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充分理解和體諒他們的所作所為,并且需要教師、家長和社會合力對其進行指導和約束,即以“他律”為主進行教育。
隨小學生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有一種迫切想擺脫家長和老師束縛的趨勢,這時的孩子道德思維和道德評價能力開始形成和發展,為自律能力的產生奠定了客觀的基礎。
我們知道,男孩子大都生性活潑好動,加上心理發育成熟較晚,所以小學階段的男孩子在班級中大都扮演著“被管理者”的角色,班干部多由女生擔當。正因為男生具有好勝心強、不易管理的特點,所以如果能將班級中的男孩子們調動起來,使他們先具有自律意識,那么班級管理也會變得容易起來。
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帶班過程中注重樹立男生小榜樣,用“放大鏡”來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不斷進行強化,使一部分男孩子先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識。
我們的班級體需要,自律由五條支柱支撐,它們分別是:認同事實、意志力、面對困難、勤奮以及堅持不懈。
想要使小學生逐步形成自律意識,首先要讓他們具有認同事實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前提下進行。當學生違規、犯錯的時候,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進行批評責罰,那么學生就失去了認識錯誤的機會,進而失去了反思和自我修正的機會。
在工作中,我遇到學生違規時,總會耐心給他們解釋的機會,并且不急于給他們的行為下定義,而是引導其正視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分析其中的對錯,然后再自己給出解決或者改正方案,久而久之,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對規章制度也能夠正確合理地認知,漸漸地就能夠有意識地、自覺自愿地遵守規矩。
工作中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當學生違反規則,并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適當的懲戒有助于鞏固自律意識。獎懲措施不是由教師一人制定,而是班級通過召開班隊會,由同學們共同商議制定的。獎勵與懲罰的內容,一般以獲贈(減少)課外閱讀時間、為班級做貢獻、積攢(錯失)班級大禮包為主,既讓學生受到了教育,又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識。
學生一天當中有大半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更準確地說是在班級中度過的。班風班貌是否積極向上,對每一個學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樣,班級成員與班級之間也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優秀的集體會使每一個成員倍感榮耀,而優秀的成員會促進集體更有凝聚力。
作為班主任,我力求為同學們創建誠實守信、外雅內秀、樂學善思、自強不息的班風,使學生有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使每個人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和建設者,轉變學生們的角色認識,使他們逐步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應該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學生的榜樣。在學校,班主任對一個班學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我自己也絕不搞特殊。不知不覺間,我的言行成為了學生模仿的榜樣,我在贏得了學生愛戴的同時,也成為了學生自覺自律的引路人。任何一件事都貴在堅持。我們的良好行為是孩子的榜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樹苗要成為可用的木料,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生長。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并且非常不容易。想讓小樹苗成才需要科學栽培,修剪枝葉;而培養人才,就需要從小養成自律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人生中所有值得追求的目標都需要自律才能實現。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義和莊中心學校的德育工作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