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琴
(洞頭區城關小學,浙江 溫州 325799)
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學生煩惱于閱讀所帶來的痛苦,枯燥乏味教學中也是隨處可見。而平時的閱讀活動,不能發揮個人閱讀價值,學生不能真正做到在閱讀中體驗自豪感。而課改后課堂的個性化閱讀則截然不同,它是個體主動意愿,能展示自我獨特的閱讀體驗。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占主導地位,教師的職責是讓學生與文本接觸,和課本打交道,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肯定事半功倍。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需要各種形式的讀,特別是自由朗讀、誦讀、賽讀,合作讀等,各式各樣的朗讀,不但能調節課堂教學氣氛,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情趣,調動學生濃烈的閱讀興趣,個性閱讀就自然能充分發揮出來。
《晏子使楚》一課,講述了初秋末期,晏子用機智巧妙的語言維護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想讓學生對本文的內涵有所感悟,就得讓學生在文本閱讀下工夫。走進人物心里是個理解這篇文章的關鍵。我嘗試抓住人物的對話,讓學生不斷的演讀,特別要注意人物說話時的態度、語氣和動作。如“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闭f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按笸踉趺床恢劳?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于,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按照新課改課堂的要求,我嘗試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朗讀,學生在組內的情感此起彼伏,孩子們很享受晏子的機智,讀懂了其中的意味,有些甚至還笑出了聲音,低聲訴說著楚王的尷尬。每組派上來的代表都能繪聲繪色的讀出晏子的聰慧。這樣的賽讀,不僅讀懂了課文內容,通過自我個性化的朗讀理解了晏子的能言善辯,讀出了課文的內涵,也悟出了情韻,直面了解晏子的愛國情懷。
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的次數多、內容多、形式多,有利于學生感情的升華和文字的積累,也對深一層次寫作功底的鋪墊。學生的閱讀習慣應該都是在小學階段培養起來的。起步是關鍵,我們要趁機把握好這個關鍵期,引導學生走向正能量。那么我們在課改的過程中,得要利用好閱讀課堂,開展多樣化閱讀,幫助學生鋪好閱讀基石。可選擇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與文本關聯的一些書籍供學生學習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想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我們要建立鼓勵型閱讀課堂。新課改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更多的是鼓勵、平等和寬容。上課時,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允許和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和發表不同見解。用商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開展探討。如“你能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什么不同見解嗎?”“我相信你能行!”如教學《學會看病》一文,學生通過閱讀,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如,有的感覺媽媽太狠心了,應該帶領孩子一步一步來,畢竟孩子處在生病狀態。有的覺得孩子是好樣的,生病了還如此堅強,應該學習孩子的堅強。有的則贊同媽媽這樣的做法能讓兒子自立,更有些學生會發問“孩子的爸爸呢?”根據文本提出了許多自己的觀點。不管學生立意如何,只要閱讀后有自己的思維,我們都應予以肯定,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激發更多思維。告訴他們自己的理解是獨到的,是有意義的,增添學生閱讀信心。
《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閱讀教學的建議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痹诮虒W中,教師要做到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向學生推薦好書,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并把各自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展現出來,經常性交流和溝通,不但能提高閱讀能力,還能增進師生情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我在課堂中,組建閱讀合作小組,由興趣相投的五、六人組成讀寫組、讀畫組或讀演組等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在小組內,調動每個孩子閱讀的胃口,在渾然一體的朗讀聲中,教師則以一個引導者出現在各個小組內,成為學生學習的同伴。融入到他們的集體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才能真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能給我們帶來歡笑,帶來友誼,帶來師生之情,這樣課堂閱讀的魅力不攻而破。
教師要開放教學內容,相信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充分地開展自主學習。如教課文時,可提出“我們怎樣學習這篇文章,同學們來當當小老師。”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主動參與課文內容設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我體驗課文里的內容,促進教學目標有效實現。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根據自己對于文章獨特的理解,體現感悟和思考,實現自主創新能力。只有在不斷的創新中,閱讀才能提升到一個高的境界。
如執教《夜鶯的歌聲》時,這篇文章篇幅很長,我則選擇讓他們自主閱讀,出示:在那驚心動魄的衛國戰爭年代,一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卻如此沉著、機智地與敵人斗智斗勇,在課文字里行間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機智、勇敢嗎? 放手讓他們做,之前感覺還有些惶恐,生怕學生找不到點,畢竟文章那么長。但是后來看到學生的批注后,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總之,閱讀課是課改的帆,閱讀課只有不但探索,不斷更新,相互滲透,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這艘教學行船才能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