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志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職業學校,遼寧 大連 116200)
新形勢下的中職院校,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全新的教學局面,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去感受所學的知識,總結出學科學習的經驗,進而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對于職教語文教學而言,單純依靠教材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方式,已經無法與新時期的教學連接不起來,全方位地進行教學改革,凸顯時代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作為職教語文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創新,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水平,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改革,改善教學環境,構建愉悅開放的學習氣氛,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從而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需求。那么,在實際的職教語文教學中,運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以素質教育為指導的學科教學,需要與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緊密地聯系起來。只有把全新的教學思想融入到課堂實踐中,教學情境的創設才與學生的內心需要融為一體。作為職教語文教師要深入地研究和解析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以此為契機,把握教學改革的規律和特征,創設學生喜歡的趣味性情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把枯燥的知識,以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化靜態為動態,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發散思維,促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以展示課程的優勢,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掘學生的語文思維潛能。比如在進行景色描寫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舒緩幽怨的音樂,以此為背景,把學生帶入到梅雨季節的江南小巷中,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自主地進行朗誦,體驗到詩歌所蘊含的情感,細致地揣摩,自主的探究,幫助學生感悟出詩歌的內涵,品嘗到其中的韻味,培養學生的高雅的審美情緒,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增強。
對于學生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代化的教學形式,是凝聚學生力量,挖掘學生合作潛能,發展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作為職教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合作學習開展的必要性,發掘出其現實意義,打破一人壟斷課堂的被動狀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使生生之間的合作,促使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共同協作,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層次地探究,達成知識的共識,實現思維能力的互補,查漏補缺,關注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適時地進行點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科學性的評析,共享合作的成果,探索出好的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維,以實現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飛躍式前進。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開展小組之間的“辯論”、“找茬”等活動,在爭辯中形成觀點,探索人物的內涵,把誠信融入到學生的心中,領會到“英雄”的意義,以實現課文主題的升華。
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其自己的特點。進入中職院校接受教育的學生,由于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基礎相對比較差,但是對問題和知識的疑問,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為此,職教語文教師要牢牢地抓好學生的這一特征,支持學生對不同的知識,提出自己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精心地設計疑問,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去進行問題的探索,認真地研究教材,找到啟發學生的關鍵點,促使學生學會透過知識的現象,去發現本質,創造廣闊的空間,去進行自主地表達,真正了解文章的核心和主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人物分析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諸如,課文主要寫了幾個人物?他們是什么關系?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在一系列的問題提出后,學生開始按照問題進行課文閱讀,然后在進行第二個層次的提問,面包師傅是個怎樣的人?在各個階段的表現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閱讀,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總的來說,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和創新的實踐過程。作為職教的語文教師要立足課程改革的實際,針對教學中出現的狀況,運用以上教學方式,發掘出教材中的創新資源,并進行改造,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語文知識,深層次地剖析出語文學科的內涵,把握其主旨和方向,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去進行研究,打開學生學習語文的大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