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珠嘉鎮花園九年制學校,四川 眉山 620500)
小學語文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語文可以為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奠定基礎。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學生學習漢語文化的基礎,對學生了解這個世界有著啟蒙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在小學教育中一直受到社會的重視,但是近年來有工作者發現,小學語文在教育中有著很多不足之處。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會采取將課文內容全面解析的方式進行教學,希望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內容全都照搬給學生,利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忽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以及差異性沒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將文章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剖析再講解給學生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文章的興趣,學生學習文章的主要效果變成了背誦,失去讓學生思考的價值。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很難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得到所有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閱讀的目的都是為了打發時間,出現這種現象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分析,找到可以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只有學生在閱讀時有足夠的好奇心,才能主動思考文章、分析文章,這樣學生的收獲才會更大。
一篇沒有刪減的完整的文章才能通過對文章進行賞析以及分析得到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如果文章被拆分成段落,文章中整體的情感內涵以及意義就很難被把握,這也是教師在進行文本細讀教學時要將整個文章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原因。想要做到將文章的整體都進行把握就必須將文章的整體進行掌握以及分析,以作者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了解文章的情感表達以及文章的重點內容。同時在進行文本細讀時,還要重視文章的開頭以及結尾,將其當成細讀的重點,增強對文章的整體把控。
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一般教師在教學時都是將關鍵的段落作為教學的重點,就是描寫大榕樹的內容,讓學生體會榕樹的美。但是只對關鍵段落進行解讀并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鳥的天堂,只能理解為榕樹是鳥的天堂,只能學習到淺顯的知識,并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如果將文章的整體作為細讀的內容,再利用文章的開頭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概括,榕樹為小鳥安逸的生存提供了條件,通過這樣層層分析將文章的重要內容分析出來。把控文章整體再進行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述的內容,升華學生的情感。
在進行文本閱讀時,要清楚細讀的目的,以對文章進行情感的分析為主,對文章的關鍵詞句與文本整體的關系進行分析,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提升閱讀的質量。文章的關鍵詞句可以將文章的中心思想充分的體現,同時可以將作者的情感進行體現。通過對文章的關鍵詞進行分析,掌握文章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提升閱讀質量。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山行》的教學時,教師應該針對古詩中的關鍵字進行分析,清楚應用這個字的原因,幫助學生學習古詩的含義,將秋天的楓葉景象描寫的淋漓盡致。
作者在創作文章時經常會展現留白的創作手法,很多文章在進行創作時作者不會清晰的表現出文章的情感,這些都留給讀者,讓讀者對內容進行充分的想象,這也是作者進行留白創作的重要目的。留白的創作是將文章中的情感以及虛實相聯系的主線,一篇好的文章不會將文章的高潮以及重點內容進行集中展現,而是需要讀者結合文章中的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從而體會到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進行文本細讀教學中要重視在文章留白處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分析,掌握文中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對《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這篇文章是一篇精彩的敘事文章,文章中主要描寫了老人以及一位年輕人練習小提琴的故事,這篇文章的結尾就是采取留白式的寫作形式。文章的結尾處寫到“但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這一處的留白進行想象,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到作者在當時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以及想象中,更加深刻的了解這篇文章,清晰文章中的情感變化以及主要內容。
小學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閱讀文本細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讀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思想,提升學生分析文章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小學生細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有所提升。雖然在這方面的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在教育行業不斷發展,教學不斷進行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在小學語文細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細讀能力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