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婷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第五中學,江西 贛州 341600)
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教學有效性的低下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最重要的還是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為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以新課程改革為依據,并充分借鑒前沿的教學思路,全面優化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以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促進學生的發展。筆者在此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現將自己的所得歸納如下,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方法之于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就當前的形式而來,教學方法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并合理的應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
但是很多教師安于現狀,思想上沒有進行及時的轉變,依舊沿用過去單一的教學方式,如此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欲望,課堂氛圍緊張壓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效率低下,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是一個大的阻礙。而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化被動為主動,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
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知識本位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習體驗,以教學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為原則進行施教。雖然我們將知識系統的、按部就班的統統傳授給學生,但是就學生的掌握程度來看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經常出現開小差的情況。我們通常會責怪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卻沒有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教學將非常容易實現。
由于學生學過的函數比較簡單,所以可能存在思維定式。筆者在教學中會引導學生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的函數,幫助學生打破初中知識的思維定式,讓學生能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函數。
例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習題2:作出函數y=|x-2|(x+1)的圖像。部分學生剛看到這道習題時,發現題目難度較大,一名學生提出問題:函數,特別是平面函數,不是指一個變量y和另一個變量x存在唯一的數量關系嗎?這道題中居然出現了絕對值,這是不是意味著y和x存在不唯一的數量關系?筆者引導學生先解出這道題,并繪制函數的關系,再探討這一函數關系能否成立。學生結合學過的絕對值知識和不等式知識來解答這道習題,發現當x≥2時,即x-2≥0時,y=(x-2)(x+1)=x2-x-2=;當x<2時,即x-2<0時,整合以上的獲得的結果,可得:y=-(x-2)(x+1)=-x2+x+2=,此時學生發現,這是一個分段函數,兩段函數的圖形不對稱。
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習題的態度一向冷淡,甚至可以說是反感的。認為練習題單調乏味。而且我們一直以來的題海戰術更加讓學生對習題聞之喪膽。但其實練習題也可以很有趣。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從學生所熟悉的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經驗出發,進行數學習題的設計,讓習題充滿生活化的氣息。
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學生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配合老師,才有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為此,我們要對自己的學生有著充分的了解,在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之余,也要和學生進行課余時間的交流,了解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在課堂環節,老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教學內容為他們開展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更好地呈現到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本堂課的主要內容以及重難點知識。
老師的語音語調準確,聲音甜美,教態親切,一上課就非常主動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呈現問題時敢于留白讓學生去猜,當學生的回答與老師預設的答案有差異時,老師愿意等待學生,愿意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基于教師的這種上課方式,學生從最初的局促會慢慢地變得主動和大膽,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會增多。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敢于留白,讓孩子進行問題解答時,先是讓學生思考一定的時間,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答案的最終獲得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努力,外加上教師的一定指導。
總而言之,有效教學的實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諸位能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并且在課下對自己教學不斷的進行反思,從而不斷提高,實現教學全方位的優化,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