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澤斌
(四川省什邡市南泉小學,四川 什邡 618413)
游戲作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活動,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天性。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游戲活動兼具趣味性和競爭性,游戲內容中包含了部分或全部未知的結果,經過學生間的研究探討可以得出數學原理知識,這些特點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數學游戲化教學深受學生的喜愛。
小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時的思維特點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參與過程中學生更注重“眼見為實”,對所喜愛的游戲活動更注重于形象記憶,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所以教師在開展有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具體可感知的事物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運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沉浸體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使學生在充分調動感官的狀態下輕松學到數學知識。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還沒有充分發展,所以他們的注意力基本上是無意識的,這種情況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被新奇的、符合學生本身興趣愛好的活動所吸引。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生理上產生興奮反應,那些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力的活動項目可以使學生大腦皮層形成“興奮灶”,這種狀態可以使學生與游戲之間建立更為有效地練聯系,在外部表現為學生被游戲活動吸引的時間比平常更長,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的注意力只能連續集中15分鐘左右,但是如果采用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20-25分鐘左右。
何為游戲化教學?游戲是新型課堂的一種展開形式,核心是如何落實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深化四基目標,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開展教學。以小學的解決問題為例,解決問題,要先學會審題,分析出關鍵信息。在“重疊問題”這課教學中,課前我設置了根據信息猜出姓名的游戲。“英國、蘋果、科學家”學生馬上就能猜出是牛頓;接著出示“英國、圓圈、重疊”這對于學生就比較難猜出是誰,此時我提出,要找到答案,關鍵是找準關鍵信息,為本課的“韋恩圖”教學做鋪墊。
通過上面的教學案例可以看出,猜人物的游戲化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興趣,更重要的是在寓教于樂的學習環境下,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知識的形成。比如,我在開展《質數》這一課的教學過程時,進行了《聽數逃亡》的數學游戲活動。活動內容為:教師為每位同學進行隨機編號,學生記住自己的數字編號。然后學生在教室里,教師在教室門外。在以學生安全為前提的情況下開展游戲,門外的教師說出密令,而教室內的學生聽到密令后判斷自己是否具備走出教室的條件,如果符合,就要快速離開教室。比如,教師在門外喊道:“請所有10以內的質數人員快速離開”,那么相應的,學生就要在準備過程中考慮自己的編號是否是質數,是否在10以內。通過這些有趣的游戲化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質數》這一課的積極性,不僅能夠增加本節課的課堂趣味,還能夠鍛煉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運用理論知識的恩能力。
游戲教學作為不僅是增加學習興趣,更是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觸發增長點。在一節課的什么階段設置數學游戲?游戲的時長?根據不同的學生階段、學情,采取不同的游戲。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實踐研究的,數學游戲圍繞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展開,那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本身,最終目的都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筆者通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手段,分析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游戲來實現教學目標,學習氛圍變得相當濃厚。另外,學生在游戲教學中的體驗,可以加強他們之間的協作精神,以及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精神。
在傳統教思想的指導下,教師導入新課采用的是機械化的問答模式,即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對上節課的數學知識進行回顧,然后進行本節課的數學知識講述。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有限,很難通過這種跳躍式的思維方式銜接新舊知識。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開展游戲化教學,用簡單的數學游戲做課前引導,使學生對新知有了更高的興趣。據觀察統計,我校開展游戲化教學的班級課堂氛圍較以往傳統課堂有了質的變化。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游戲化教學,可以使課堂氛圍在游戲化教活動中變得輕松愉悅,使學生在寓教于樂學習氛圍中開展學習,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提升了學生的關注度,學生課堂注意力時間明顯提高。
教學過程結束后,教師為了讓學生鞏固新知識以及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我們的教師以一個簡短的小游戲,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來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加多元化,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利用游戲給學生布置作業,學生在課余時間來完成,以此來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學生都能自愿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做到讓學生“樂學善玩,智慧靈動”。
總結: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通過游戲化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幫助學生高效學習。